祝熙語以前還只是活在自己的小圈子裡,和侯海夫妻鬥爭、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就占據了她幾乎全部的精力。她的長輩為她創造出富裕的物質條件的同時,壯烈犧牲的軍人父親、捐出個人財產的先驅外祖父也保全了她在這場浪潮里的「根正苗紅」,所以她以前其實對於這些年來外界的苦難並沒有非常深刻的認知。
時代的災難落在她身上只不過是沒有辦法繼續進學、沒有辦法肆意看書、身邊的同學會因父輩原因突然退學這樣具體又不算嚴重的事。她清楚外面在下暴雨,也知道暴雨捲走了許多無辜的人,但由於她是站在堅固樓閣里的旁觀者,所以對這雨的實感不過是「不能出門」的困難。
但從下鄉開始,她掙脫了侯海夫妻的控制,也切切實實走進了暴雨里。她先是接觸到了這個時代的另一群犧牲者,所以萌生了為他們的創作的想法。
又因為創作,她被同行者拉入了浪潮的中心。她直面了無數前輩遭遇過且還在遭遇的苦難,體會到了普通群眾被忽視的痛苦,也陷入了和許許多多同行者一樣的情緒里。
他們的筆應該為此發聲,自古文學的意義之一就是質疑、喚醒,但他們卻只有兩個選擇。要麼不管不顧地為此獻出自己的一切,用自己的滅亡去賭是否可以引起一點改變;要麼繼續閉口不言,陷入日復一日的自我譴責里。
祝熙語的選擇是後者,她如今在意的人有太多,她身處的位置、與她相關的人所在的位置都註定她只有一個選擇。她甚至無法做出任何與「規矩」相悖的事,連私底下幫扶一把老前輩們都要藉由別人的媒介。
她為此憂愁、痛苦,但也清楚陷入情緒旋渦毫無作用。於是她自救,改變了寫作方向,將第三本書聚焦於她和韓嘉珩的相處日常。溫馨細膩的、充斥著童趣的文字給黑白色的報紙添上了一抹輕鬆的色彩。
這抹色彩似乎也從報紙上走進了現實。從1976年十月起,事情就迎來了轉機,陸續發生的一切好像都在預告著黎明即將到來。
黎明確實也到來了,1977年8月,註定載入華國史冊的一月。在一場華國心臟進行的會議上,這場長達十年、影響了無數人的苦難正式宣布結束,舉國狂歡。被壓抑了多年的人們開始正大光明地為此慶祝,無論身份,所有人的興奮、喜悅都溢於言表。
韓宥也特意做了一桌規格可以媲美節日的晚飯。他雖也不是這場苦難的中心,得益於韓家長輩的智慧、遠謀,得益於韓家小輩的自律、穩重,他們甚至是這場風暴里少有的乾乾淨淨逆流而上的人。
但韓宥還是高興的,為十年的黑暗終結高興,也為祝熙語可以結束這兩年以來的情緒折磨高興。韓宥沒有和祝熙語正面討論過這個話題,但不代表著他沒有察覺祝熙語的困惑和痛苦。他給不了祝熙語解決方案和答案,只能配合著她自救。搶占她的注意力和精力是其一,及時告訴她可能的好消息也是其一。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