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深恩不負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31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中書令裴頌勸慰道:「聖上息怒。不過是個粗魯無知的愚婦,召來金鑾殿受御審倒抬舉了她。不如將她交由刑部審問,按律處置、以儆效尤便是。」

有臣子附和:「裴公說得是,一個難登大雅之堂的鄉野村婦,污了聖上的眼睛可怎麼是好?」

祝東旭手持芴板,聽得略略皺起了眉。

他忍不住出列進言:「聖上,此女冒死犯上,有違常理。民之情莫不欲生而惡死,莫不趨利而避害,午門外卻有數以千計的民眾為她發聲,這其中必有隱情。若輕率處置了,恐怕難平眾議啊。」

不等裴頌開口,就有人出聲譏諷:「祝大人替那罪婦說話,怕是存了私心吧?方才諸位可都聽見了,芝蘭學子聚眾在宮門外鬧事,領頭的正是您那位盛名在外的獨子。」

「行了,不必爭執。」明安帝沉著臉道,「朕還真是好奇,一個女子哪兒來的能耐,還能牽扯上芝蘭台。」

顏庭譽被武衛押解著,穿過幾重宮門,到了金鑾殿。

她身上的簪釵已被盡數拆去,原本揣在懷中的木匣也被奪走,搜過身後,才被人推入殿中,領到群臣跟前。

她跪地磕過頭,開口就道:「聖上,民女有冤要訴。」

「無禮!」有人喝斥,「聖上還未問話,豈容你擅作主張!」

顏庭譽道:「人命關天,不可耽擱。民女怕開口遲一刻,涇水一帶便多一具枯骨。」

明安帝的臉色難看了起來:「你故意損毀登聞鼓,就是想指責朕賑災不利?」

顏庭譽叩首道:「聖上明鑑,民女並無犯上之心。登聞鼓之制太過古舊,連龐郁那樣的武學之才都險些喪命於廷杖之下,更不必說身單體薄的尋常百姓了。此鼓阻塞民聲,就如蔽日之雲,遮住了聖上的仁德與隆恩。唯有破開此鼓,百姓方能窺見一絲光亮。」

最後幾句一出,明安帝緊皺的眉頭才舒展了些。

——說得也是,百姓不滿的只是那面先祖留下的登聞鼓,又不是龍椅上的自己。

明安帝紓尊降貴道:「你說得也有幾分道理。」

顏庭譽在心中諷笑了一下。

她早看出來,明安帝喜聽奉承之語。他身為帝王,根本不在乎百姓的死活,只在乎那些虛無的名聲。

他若真有仁德,百姓豈會置身於水深火熱中?

明安帝態度一緩和,底下心懷鬼胎的官員就開始著急了。

工部侍郎率先出聲,語氣不善道:「想不到一個鄉野村婦,竟有如此膽魄和胸懷。聽說你是龐郁家中的女眷,可我怎麼瞧著你有些眼熟呢?」

這話一出,周遭官員都朝著她的臉看,顏庭譽平靜地抬頭:「大人認得我?」

她毫無遮掩之意,倒讓工部侍郎愣了一下。

有官員迫不及待道:「我想起來了!去年都水監收了一名觀習的學子,你就是芝蘭台的那個顏……」

「我姓李,不姓顏。」顏庭譽面不改色,「大人說的那位,八成是我血緣上的同胞兄弟。我與他失散多年,前些日子剛在青荷相逢。您與他很熟?」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