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樹的電影已經粗剪出了第一個版本,他特地找溫立秋給他看了。
雖然還不是一個完整的版本,但整體看下來,已經能品出一些東西。
那種屬於石樹的鏡頭語言,強烈的個人風格,溫立秋無法用言語來表述,但只要看了電影就有一種不看署名,就知道是誰的作品。
非常不一樣。
溫立秋第一次清晰地感受到,曲弘盛為什麼那麼看中石樹。
有一個石樹這樣的徒弟,就像是一個導演有了一部歷經時間,依舊能成為經典的作品。
名導,高徒。
溫立秋第一次如此直觀的看懂了曲弘盛。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曲弘盛就想當一個人人稱道的伯樂。
「怎麼樣?」
石樹在溫立秋看完他的電影粗剪後,緊張的等待他的評價。
溫立秋嘆了一口氣,把石樹的小心臟搞得抽了一下,然後就聽他說:「樹哥,把這劇剪成網大浪費了。」
這意思就是,誇讚。
石樹旋轉的一顆心暫時放了下來,不過他還是不夠自信。
「別別,你和我說實話,別說客套話。」
溫立秋一臉堅定的再一次給出了肯定:「樹哥,這種事情我不會說客套話,片子要是不行,我硬安慰你,等到上映了,觀眾也會給你真實的反饋。」
別說有什麼觀影門檻,看不懂和不好看,觀眾還是分得清的。
高雅藝術如芭蕾、歌劇、交響樂……可能會有很多人說自己欣賞不來,但很少有人會吐槽難看難聽。
觀眾可能不明白嗨c的厲害,但你唱破音了總不會聽錯。
石樹被溫立秋的話安慰到了,是的,一部電影好不好,放到市場上就會得到答案。
而且,溫立秋沒有騙人的必要。
石樹又找了於常、樂安和周舟、黃微他們一起看粗剪出來的片子。
所有人給他的反饋都是一樣的,好看。
有人單看故事性,有人關注光影聲畫,和石樹熟悉的這些人知道他需要被肯定,一個個誇起來也毫不吝嗇。
當然他們也會指出自己不喜歡,或者不太理解的點,與石樹理性探討。
石樹也不是那種半點不好都經不起說的人,大家給出的意見,他會聽,會考慮,但並不會直接按著人說的去改。
他逐漸找到了自己的節奏,溫立秋不斷地對他重複,電影是導演的藝術,是屬於他的表達,是他的作品,他的想法最重要,演員和其他一切都只是他的工具,這句話他一直都知道,不過知道和深切感受到那是兩回事。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