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弇山錄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7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姚莘?猜測,這裡應當是一個群葬墓,時間與郗城版圖之戰是對應得上的,幾乎可以毫無爭議地確定他們就是懷蒲所帶領的緹騎。

十九副棺木頭沖東南,考察隊在這個方向離了不過十米的地方挖出了一個鐵匣,長約二尺,重量不輕。但鐵匣的鎖已經鏽死,不能在場隨意打開,姚莘?決定將鐵匣與同期發掘的其他物品先運回倉庫,等現場發掘完畢再去清理。

萬萬沒想到,就在鐵匣運往倉庫的當晚,發掘現場守夜的老楊橫死在墓葬坑內,最早來到工地的隊員發現之後立即通知了姚莘?,現場有大量的血跡,初步判斷是失血過多而死。但令人困惑的是,老楊身上傷口的形狀並不盡相同。

窄刃劃傷、尖銳的三棱狀戳刺傷口、砍傷等等。經過查驗傷口,醫生一一列出來的兇器形狀、尺寸放到了姚莘?面前,姚莘?在一陣心驚肉跳的恐慌里,發現那些兇器與發掘出的棺木中的隨葬武器可以一一對應。

發掘現場死人本就是很忌諱的事情,它更是外界對考古進行揣測臆想的引子。姚莘?第一時間在考察隊內封鎖了消息,統一口徑:老楊是在一夥犯罪團伙企圖進入現場破壞、盜取文物時,與他們英勇搏鬥犧牲的。

對外是有了應付,但隊裡卻開始議論紛紛,人心不穩,都認為此次發掘根本不應該進行。隊裡有經驗的老師傅立刻找到了姚莘?,嚴肅說道:「你們從這裡拿走了什麼東西?儘快還回來!」

姚莘?不能斷定到底是哪件東西,就連鐵令牌他也在清理完畢後送到了倉庫中暫時保存,但這個老師傅的話不能不聽,就以往的經驗來看,他說的話總是有道理的。

問題在於,這些物品都有編號,並進行了報備,也在上級的監察之下,如果沒有正當理由,姚莘?還沒有那麼大的權力私自將這些物品都從倉庫里運出來。

姚莘?決定一不做二不休,讓隊員繼續清理剩下之前圈定的範圍——除發掘出那十九副棺木外,還有一大片面積未清理。姚莘?憑直覺判斷應該還有東西,果然在那裡找到了一座將軍墓,墓志銘清楚記載,這便是當年自戮於城樓的守將勾暲。

他將此次發掘作為重大考察發現上報,獲得上級領導重視,並強調郗城歷史遺蹟的歷史意義,拔高到探尋歷史名城著名戰役的事實依據的高度。姚莘?這一做法正中上頭某位領導的下懷,如果這個項目能夠促成,那麼城市的宣傳點又多了一個,於博物館和城市建設都是雙贏。

在這一前提下,所有此次發掘的東西被從倉庫中與其他文物分離開來,由姚莘?專門立項研究。鐵匣打開後,一級甲等文物「魚師劍」現世,掀起了一陣不小的風波,也為姚莘?的規劃添柴加火。

此後城市規劃建設給博物館投入大量資金,除勾暲將軍墓另行建立地面標誌外,直接在當時的發掘地上進行建設,墓坑上方有玻璃通道可以供遊客走過,隨葬物品陳列在不遠處的展廳,這時地下展館已經有了初步雛形。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