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歲事當長賀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29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魏凌扯了扯官袍袖子,素日都穿些窄袖便衣、束腕輕甲,難得穿一回寬袍大袖,整個人都端了起來。

「是古老將軍寫給寧王的信。」他說,「吏部那邊動作太快,查案敷衍,占位勤快,屬實過分。」

班賀若有所思:「怎麼派了你一個侍衛來?」

魏凌手習慣性往腰間佩刀上搭,卻撲了個空,想起自己穿的不是平日那一身,終究還是不習慣:「侍衛怎麼了?時間倉促,一時半會兒不知道找誰來辦這個差事,聖上繼位三年已然看清,瞧不上那群結黨營私的腐儒,寧王知道這其中利害關係錯綜複雜,信得過的又怕鎮不住,索性讓我來了。」

倒是實在話,案子是極簡單的案子,難處在牽扯這樁案子的人身上。

韓知府警告魏凌搬出了二品大元,還不見得是最大的,保不齊背後有個某國公撐腰。魏凌雖出身勛貴,他自己不怕,家裡人不見得肯結這個怨,更別提別人來辦這樁案了。

「天煢府兩大氏族,一個郭氏,一個馬氏。兩家世代聯姻,戶部尚書郭銘經妻子正是出自馬氏。這個馬陽……」班賀看向魏凌,「來頭不小。」

「不小又如何,多大的腦袋也是一刀。」魏凌比劃了一個斬首的動作,幸災樂禍,「反正不是我下的令,找不到我頭上,有本事他們找淳王單挑去。」

班賀無奈輕笑,搖了搖頭。那哪是單挑,那就是送命。

一眼瞧見楊典史還在衙門裡,班賀走上前:「楊典史。」

楊典史看來,拱手作揖:「欽差大人。」

魏凌像模像樣地說了句免禮,班賀笑道:「幸虧你今日將潘二媳婦及時帶來,人證物證俱在,鐵證如山。潘二願意指認余縣丞,想必你花費了不少口舌吧?」

談到此事,楊典史感慨道:「這還得多虧了你。」

班賀不明所以:「我?」他都不知道是余縣丞收買的潘二。

「還記得那日我在班房外見到的人嗎?」楊典史提示,「我覺得他面熟,回去的路上總算想起,那人是余縣丞府上一個雜役。還未等我去找他,他便來找上了我。」

那雜役做賊心虛的模樣,像是做了壞事怕人發現,可實際上,他是來向楊典史通風報信的。

余縣丞找來潘二商量縱火燒屋,天下無不漏風的牆,正好被那雜役聽見,但他一直沒敢告訴任何人。他聽說班賀回到玉成縣,被關進阱室一直未被放出,心中擔憂,又聽聞有欽差前來查案,這才鼓起勇氣,找到楊典史說出那日所見所聞。

得知是放火是余縣丞指使,楊典史面對潘二便有了突破口,直接說明他已經知曉真相,就算潘二再隱瞞也無濟於事。湯藥里投毒顯然是不想讓知情人活命,潘二還想著保密,殊不知人家已經棺材都幫他買好了。

潘二隻是人混了點,腦子沒壞,病痛折磨復又中毒,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既然楊典史已經知道了,他索性和盤托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