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歲事當長賀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31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可想而知,還有多少事,是被底下人敷衍過去。皇帝在這龍椅之上,只得見雲山霧罩,層層阻隔。

天子居九重以御萬邦,並非天子當真手眼通天,而是靠著君臣一體,內外協力。

說來容易,人心各異,複雜多變,別說一個初登基的新帝,就連當了近二十年皇帝的先帝也時常被朝臣頂撞反駁。皇帝要平衡朝堂,就不能讓事態擴大變亂,梁巍是朝政的犧牲品,皇帝是最清楚不過的人。

班賀心如明鏡,趙懷熠是在訴說當年的不得已,為自己鳴不平。

皇帝都訴不得已,而梁大人與受到牽連的陸籍夫婦,還有被滅門的虎威鏢局眾人,早已無法開口為自己鳴冤。

「這件事朕會給已故的梁巍一個交代,至於陸旋……」趙懷熠垂下眼瞼,意味不明地笑了聲,「他在外面最好是謹言慎行,給朕留著這條小命。」

班賀心中一動,拱手躬身:「是。微臣會轉告陸旋,陛下的警示之語。」

將心中鬱悶一吐為快,趙懷熠心頭鬆了些,轉而說起了另一件事:「若是朕沒記錯,駐守敘州的,是總兵駱忠和吧。」

剛說了陸旋的事,這時候提起駱將軍做什麼……班賀略遲疑,回道:「正是駱總兵。」

趙懷熠點點頭:「陸旋一個初出茅廬的小把總,無甚背景,軍中沒有根基,去了西北也扛不起大梁。況且他出身南軍,淳王帳下都是身經百戰的虎將,北軍兵卒也是跟著將領出生入死無數回的老兵,讓陸旋去帶兵,恐怕難以服眾。但叫他重頭從小卒開始,又對他不公。朕讓他回到西南,再歷練幾年不是壞事。」

昔日南軍北軍之爭,班賀略有耳聞,軍隊是朝廷的軍隊,但兵卻得服從將領,南軍北軍各為其主,淳王領北軍作戰,南軍則以夔國公為首。兩軍共同作戰,難免會有功勞爭端,為爭功彼此間明爭暗鬥,互相傾軋,對對方頗有微詞。後來情形愈演愈烈,兩軍間隙擴大,相互敵視,鬧出過幾場動亂。

為首的兩位不見得真的不和,反倒是底下人會攪混水,最終釀成大禍。當年夔國公死於黨爭構陷,淳王未曾料到會如此嚴重,因此遠離京師,不管朝政,馭下愈發嚴格,杜絕再次發生這樣的悲劇。

皇帝說出這話,班賀完全明白了他這樣安排的意圖。

皇帝心知肚明有人在背後支持陸旋,且背後的人甘願為其冒這樣大的風險,往後一定會鼎力相助陸旋在軍中立足。皇帝放陸旋迴到西南,是想用西南的資源栽培他。

所謂的根基,是一個在戰役中獲得經驗快速成長的將領,和一支服從他跟隨他的強大軍隊。甚至到時候,這支隊伍將會和陸旋一同劃入淳王麾下,不用淳王費一兵一卒。

真是打得一手好算盤。

想清楚這其中曲折,班賀不得不心中暗暗驚嘆,皇帝的心思城府遠非常人所能及。幸而他沒有追究罪責的意思,否則陸旋就是立再大的功勞,也休想逃過項上一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