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歲事當長賀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42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太后一身素衣,頭簪白花,脂粉遮蓋不住略紅腫的雙眼。

她聲音疲憊,對三位舉足輕重的大臣說道:「今晨,陛下突發急症,聖人遺弓。我召三位前來,共議大事,在此拜謝各位了。」

說著,華清夷彎曲雙膝就要跪下,三位大臣還未從設想成真的震撼中回神,忙不迭跪下,請求太后起身。

行了大禮,三位即將決定這個國家將來的人物入座,面色凝重地將目光聚集到太后臉上。

華清夷:「我未將死訊大肆宣揚,而是請三位入宮,實在是事發突然。能有三位支持,在此做個見證,我這深宮婦人才好公布陛下遺詔。」

定國公華明輝率先開口:「您貴為太后,更是有遺詔在手,名正言順,天公地道,不必有任何擔憂。臣定然鼎力支持。」

寧王目光微動,笑著道:「定國公說的是,無論遺詔寫了什麼,都是皇命,哪裡有旁人不從的道理。」

平江侯婁冠目不斜視:「太后公布遺詔,其實臣不必到此,承蒙太后抬舉。臣手下禁軍守衛皇城,不會有半分鬆懈。」

太后感激地看著他們,將遺詔取出,徐徐展開。

三位大臣看過,面色各異,彼此望了眼,默認下來。

遺詔上寫著,繼位新君,是裕王趙青煒。

定國公率先跪下,另外兩位也相繼下跪,異口同聲:「臣,遵旨。」

延光八年八月廿五,於奉先殿宣告大行皇帝賓天。

由寧王頒遺詔於天下,裕王趙青煒繼位,隨後報訃音於宗室諸王。

新帝登基大典要在皇帝入葬後擇吉日舉行,在此期間,不鳴鐘鼓,不飲酒食肉,節日慶典也不大辦,一切從簡。

清晨,京城內外百餘寺廟喪鐘鳴響,將這一悲報傳遍京城每一個角落。

守衛森嚴數倍於往日,再不聞嬉笑樂聲,遠處傳來低沉迴蕩的鐘聲,讓整座城池陷入一派沉寂肅殺。

班賀換了一身素服,頭戴烏紗帽,腰系黑角帶,腳穿麻鞋,望著八月暑中盛極的日頭,在京中逐漸有些威嚴的身影陡然透出多年前的蕭條來。

這一日終於還是來了。

聞喪當日,皇帝小殮。宮人為皇帝沐浴梳頭,更換九層壽衣,於第二日大殮,白虎殿停靈。

楠木梓宮是早已備好的,由工部營繕清吏司取用,班賀親自監督,送進宮內,確保不出差錯。

隨後,他與一眾官員一同聽從禮部宣講喪禮事宜。滿朝文武暫時放下手頭事務,一切以大行皇帝喪禮為重。

宮內哭聲不斷,班賀心中不乏悲意,卻有些哭不出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