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任的滄州都督周旋不過滄州知州,滄州知州沒有可以掣肘的人,又天高皇帝遠,開始了貪墨之行。
滄州經濟落後,每年都有一大筆明京城來的補貼銀子,這筆銀子由女帝信任的禁軍親自押送,避免了被層層盤剝的命運,可惜,這筆銀子押送到滄州州府後,就被滄州知州想著各種法子貪墨了,起初只貪一點,後來發展到連邊軍的軍餉都要貪。
滄州新任都督只擅長打仗,不擅長官場上的彎彎繞繞,幾次討餉都被滄州知州以經濟建設朝廷撥銀不足打發掉了。
滄州都督與邊軍因為上一任都督的緣故,對大凌朝無比熱愛敬仰,想著朝廷既然苦,他們做臣下的也不能拖累,於是自己想辦法,先帶著手下兵將勒著褲腰帶過日子,後來實在艱難,就干起了馬賊的活計,佯裝成馬賊去打劫外域的商隊。
這原本也是一種開源,可惜他們戰力太強,不過劫了一年半載就嚇得商隊換了行商路線。當馬賊不行,滄州都督想不出多餘的法子,眼看著兄弟們都要餓得不能行軍練兵了,只能在軍師的建議下,寫了一份密信去朝廷哭窮。
女帝這
才知道滄州知州貪墨一事,立刻派了欽差查案,查實之後,將滄州知州和勾結的當地豪族抄家斬首,抄出的錢財多數充作了軍餉,但滄州知州生前揮霍無度,所剩軍餉不過原來五成,都督府依舊需要勒著褲腰帶過日子。
女帝撥了新的銀子補足軍餉,此後每年都會派御史台官員去滄州坐鎮,官員半年一換,加大行賄成本。
軍政財權必須由兩方勢力掌握才能互相制衡,都督府掌管邊疆兵馬,所以財權掌管只能落在州府身上。
女帝為鼓勵滄州知州發展經濟,將朝廷原本的補貼削了一半,剩餘一半需要滄州自己經營來補貼,財政和軍餉的一半壓力都落在了知州州府身上。
因此,後來幾任滄州知州過得很窮苦,就算被暫時分配到滄州,也要儘快找關系調走。
溫雅來到滄州的時候,任務非常嚴峻,滄州州府已經拖欠都督府將近三年的半數軍餉,百姓們過得苦,也不信任朝廷,不配合朝廷工作。
她有些鬱郁不得志,但是她清楚要重回明京城,必須做出一番業績,所以再苦再難也要行動。
溫雅一邊與當地豪族談判合作,一邊深入民間尋找生財之道,過得那叫一個灰頭土臉、身心俱疲,只來半年,就把過去二十多沒吃過的苦都吃遍了。
勞碌奔波中,她機緣巧合走入一家蒼蠅小館。
溫家在明京城的生活不算差,加上學習好,讀書時每年都有獎學金,她經常在明京城各處搜羅美食,後來在觀政期間,又吃遍了朝廷各部門的食堂,對美食頗有鑑賞水平。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