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寒舟渡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47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第65章 年節(二)

閣中燭火安靜燃燒, 昏黃的浮光輕輕搖晃。

蕭旭自是知道此事需得小心。可他若是連這麼一點風險都不敢擔,當初又何必去拉攏衛凜?

衛凜既然肯幫他徹底隱下私販火器的案子,那便已和他綁到了一處, 想要在這灘奪嫡的渾水裡抽身,再無可能。

更何況, 錦衣衛就是皇帝的耳目,衛凜若是有心遮掩什麼,皇帝總歸難以知曉。

蕭旭盯著他看了一會兒, 笑了,「依寒玦之能,此事自然不難。若是當真能查出賊人和我三弟的牽扯,此等大功,待日後我有了出息, 必要記寒玦一首功, 絕不虧待。」

「王爺謬讚。」衛凜輕扯了下唇角,抬眸看向蕭旭,緩緩道:「可倘若, 查出來這幕後之人, 卻是與璟王無關呢?」

蕭旭冷笑了一聲, 「怎會無關?如今整座京城裡,想要本王辦不好差事, 在父皇面前出紕漏的,除了我那好三弟,不作第二人想。」

「更何況……那日來襲人數雖少,卻個個是好手, 必定是有人在暗中用重金豢養的死士,本王護衛曾在混戰中聽見了他們的口音, 當時情急,賊人喊的雖是官話,口音中卻露出來幾分江南吳語的味道。不必我說,寒玦定也知曉,崔氏祖籍,就在金陵。」

衛凜神色微動,慢慢吹散盞中浮葉,並未作聲。

頓了頓,蕭旭俯身向他靠近幾分,壓低聲音,一字一句道:「此一事,幕後之人,亦只能是璟王。」

這話中的意味太過分明,甚至已不能算作是暗示。

衛凜抬眸,二人目光相接,燭火明滅一霎,忽地爆了一個燈花。

靜了良久,在蕭旭定定的注視中,衛凜緩緩地點了點頭,「此事,我會遣人去查。」

事情議定,衛凜不再多留,告辭後,由小僕引著,走出了酒樓大門。

年節時分,長街兩旁燈火如晝,眼下正是熱鬧的時辰,來往人流絡繹喧鬧。

衛凜剛走出幾步,便發覺身後有一道視線暗藏於人群之中,正若有似無地朝他望來。

他扯了扯唇,只作全然未覺,牽過長廷手中的韁繩,上馬離開。

走出兩條巷子,見身後沒有尾巴綴著,長廷拽了下馬韁靠過去,低聲稟道:「主子,慶陽那邊有消息過來。說是除夕剛過,王爺便已動身前往京城。」

說著,長廷咧嘴笑了笑,語調中帶上幾分輕快,「郡主也一道同行。」

衛凜忽地勒馬定住,轉頭看向他,眸色微寒,「她怎的也來了?」

長廷心頭一抖,忙收斂了笑意,搖頭道:「信里沒說,屬下也不知具體緣由。」又遞上一個蠟封小丸,岔開話頭:「對了主子,這裡還有一份緹騎送來的密報。」

衛凜微擰著眉,捏開蠟丸,借著道旁的燈火,看完信上內容,臉色不由一沉。

城中有人假借拉運泔水,實則暗中往來京郊運送火油。

上元燈節近在眼前,屆時京師不設宵禁,滿城懸燈,御街長明十里,城中最需提防的便是天干風大,火燭誤燃。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