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元忠立即垂首道:「母親長壽安康,這話實在折煞兒子了。」
「老太君一切可好?」華陽問道。
「老人家身體健旺,子孫環繞膝下,是福祿的相。」陸元忠道,「老太君也念著母親,問您的好,又掛念著兒子遠行一趟,臨行前給送了幾許江寧的時鮮過來。」
華陽點了點頭:「中秋之後,咱們也該派人送回禮過去。」
「對了母親,還有一件喜事。」陸元忠面容上浮現了一絲笑意,「此番回京路途上,正巧遇見了幾位從江寧書院上京就任的先生,幾位先生從前在江寧的時候都是當地的名師,這一路上同行對鎮兒也是頗多教導,兒子打聽幾位先生都是赴任的廣賢書院,正好鎮兒也滿了年紀,不如過幾日就預備好入學的事宜如何?」
華陽微微一笑:「既然你覺得幾位先生不錯,那就聽你的安排。」
魏氏有些驚喜:「妾身聽說去歲的恩科一甲上好幾位都是出身江寧書院,如今那邊的先生上京來教書,鎮兒的功課也可以進益了。」
「不過,你既然提起鎮兒上學的事,我倒是也有一樁事情要說。」華陽的目光飄向陸玖。
陸玖觸及華陽的眼神,微微一愣。
「母親要說什麼?」陸元忠狐疑。
華陽看著陸玖,開口道:「玖丫頭回來也將近一個月,是不是也該跟著瑜兒和鎮兒一樣入學念書?」
陸玖微怔,沒想到華陽要說的竟然是她上學的這件事。
大周對男女並無太嚴苛的禮教約束,因此女子也擁有上學讀書的機會。
男子讀書習武可仕宦為官,女子讀書亦可以通過專屬的科考成為內庭女官,或是與男人一樣在前朝擁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女子科考每兩年舉行一次,但能夠通過考試成為前朝女官的人寥寥,上一次出現前朝女官已經是五十多年以前。
因此,只要家境還算寬裕,大部分的人家都會送自家女兒入學讀書。但入學不是為了功成名就,只是希望女孩兒身上鍍一層讀書的金,最好能夠通過內廷的考試,在公主或者皇后宮妃的身邊做幾年的女官,將來說親時也能有更多的籌碼。
陸玖是喜歡上學念書的,從前在益州時請女師上門教習昂貴,她就算是省吃儉用也會把銀子湊齊。在她看來念書使人心靜,陶冶情操,開闊眼界,但在京師,女子讀書好像就只是為了使自己能夠嫁得更好一些,不會成為自己的一種修養境界,反而做了婚嫁的籌碼。
私心,陸玖不喜歡這樣的觀念。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