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內的書法元素更多,柳墨的作品隨處展示,空氣里若有似無的墨香飄散。
昨天閒逛時慕與瀟與韋安如就在感慨,還開玩笑說得要兩副字畫帶回家,也附庸風雅。
看著那些紙上靈動的墨跡,慕與瀟想起很多年前,她騎著車在柳墨家的樓下,問柳墨要不要下來一起玩。
柳墨趴在窗戶上拒絕她,「我要練字。」
慕與瀟還想再說,她大姨不耐煩的臉就出現在陽台上,跟她說不要老來打擾柳墨。
她乖巧點頭,騎著車跑了。
採訪之前,她就看到柳墨的簡歷實在完美。
畢業於國內頂尖的藝術院校,各種書法界的獎拿到手軟。
讀研期間開始創業,最初與兩個校友共同創辦了書法機構,成績不錯,分店開了幾個城市,帶了一批又一批學生。
但柳墨認為傳統的宣傳方式力量有限,所以開始嘗試做自媒體。
「想將書法的魅力帶給年輕的一代。」
柳墨說。
兩年不到的時間,她就成了這個賽道里的佼佼者,靠才華和創意火出了圈。
聽完她的故事,慕與瀟感覺柳墨可以輕鬆做到任何事情。
包括,遠離一個地方,遠離一批人,她都是那個出色的完成者。
書房在二樓,是柳墨平時練習、創作、和拍攝的地方,也是慕與瀟最感興趣的地方。
當然,她們工作的重頭戲也在這裡。
打開門,慕與瀟就看到了她平日裡拍攝視頻的背景牆。
此刻柳墨雖然沒站在那裡,但那裡仍靈氣充沛,可以吸引走參觀者全部的目光。
韋安如忍不住驚嘆,各個角度連拍。
作為書法家,柳墨的書桌足夠大,古與今的元素都拼在一起。
一半是現代各類電子產品,科技感十足。
一半是載滿古韻的書法區域,筆墨紙硯井然有序。
桌上的筆架、筆筒里有各種各樣的毛筆,因為柳墨有自己的店鋪,這裡都是她店裡正在售的筆。
「為了品控,每批我要抽樣使用,沒問題再上架。」
對門外漢而言,最有趣的是,每支筆都有自己的名字。
慕與瀟第一次知道這件事,正是在認識柳墨後不久。
後來上高中、大學,她發現有些女同學愛穿的格子裙,居然也各自有自己的名字。
還都很好聽,仿佛有各自的性格和生命力。
之後她從事這一行,需要撰寫文稿,她想,每一段故事也該有自己的名字才對。
名字,一個人的名字,一座城市的名字,哪怕只是一條裙子一支筆的名字,對不相干的人來說只不過是漢字的組合。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