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國的五石散也是這樣,都是為了抵達極樂之境。」
「你別太死氣沉沉的,沈月並不是想死,她只是想通過這樣的途徑,找到那個能正常創作的自己,也就是酒精依賴!」
秦之月摸著下巴點頭:「知道了知道了,我再試試。」
她也很久沒有在別人的鏡頭下工作了,得磨合!
開了個小會之後,沈澤雨把秦之月趕回了鏡頭下,望著監視器里的影像,發號施令:「開始!」
「《霧雨春夜》第一場第12次,開始!」
沈澤雨本以為按照秦之月的演技,《霧雨春夜》第一場最多也就拍個三十條,結果誰也沒想到,她們生生拍了六十多條。
等許落蘇都出差回來進組了,她們的第一條還沒拍完。
具體原因是秦之月對沈月這個人物塑造產生了分歧。
在文藝作品塑造上,一個成功的敘述性人物必然是多面化的。
舉一個例子,例如《東周列國志》里的鄭伯克段於鄢,有人說他心機深沉,養弟自重,才找到藉口滅殺被母親寵愛的弟弟。也有說他兄友弟恭,是弟弟狼子野心,不得不才殺了弟弟。
凡事都有兩面,人物也是如此。要想人物立體,就必須讓她存在於多種可能之間。
而這種可能,是最難把握的。
如今沈月的人設也是如此。
許落蘇來的時候,秦之月正在和沈澤雨辯論:「按照劇本上的設定,沈月是因為被上一個愛人背叛,才會想立即選擇下一個對象,所以她是獵人,要表現她的攻擊性。」
「但是這樣一來就太淺薄了。」
「我認為她表層的想法,可以和世俗的人差不多,但是內里看來,她應該很有自己堅持和內核,靈魂高潔的一個人。」
「正是因為靈魂高潔,她才一直糾結和掙扎。不然真的和世俗的人那樣,她挖牆腳毫無愧疚之心,就不會走向那樣一個結局。」
也就是說,秦之月覺得沈月其實是個君子。
沈澤雨卻持反對意見,她覺得沈月是偽君子:「我覺得這種表面是反過來的。就是沈月她覺得自己是個孤高的,和別人不一樣的人。結果在情感上,她最後發現自己和普通人沒區別,她也會渴望溫暖,渴望被慰藉,渴望在孤獨的時候有人陪伴自己……」
「就是她認為自己是個君子,最後發現自己是個偽君子,這才是她自殺的原因。」
兩人各執己見,誰也說服不了誰,吵得整個片場氣壓很低,一片寂靜。
姍姍來遲的許落蘇這時開了口:「那個……」
沈澤雨與秦之月一起回頭,氣勢洶洶地看向她。許落蘇笑笑,舉起了手:「兩位導演,不如我們先把這兩個版本都演了怎麼樣?到時候剪輯,你們各剪一版,看看效果如何?」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