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上在趙禎繼位後,所有參加科舉之人,都在考察範圍內。
只要是人品過關,能力及格以上的,趙禎都給與提拔。
沒辦法,他需要的人手實在是太多了。
先帝留下的爛攤子不少,其中就有那些佞臣。
誰讓她爹就喜歡那些恭維話呢,不過話說回來,誰不喜歡聽好聽的?
總不能有那什麼愛好,只喜歡挨罵吧?
忠言確實逆耳,但不能忍受那些個難聽的實話,要怎麼保住這大宋的江山。
人家唐朝的唐太宗,還不是天天被罵,也沒見怎麼著。
大唐強盛,可比大宋不止強了一星半點。
就是那輿圖打開來,大宋這邊都是要羞愧的存在。
都是一國之主,輿圖才人家的一半,丟人!
能占下這江山來,算起來都是幸運的。
特別是趙禎這一支,絕對是撿漏一般的存在。
汴京城內,不少朝中大臣家中無寧日。
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自家受寵的小兒子,被官家丟去了所謂的軍校。
大臣們的耳朵,都快要被自家娘子揪下來了。
擔心兒子在那軍校吃不好睡不好的,做娘親的,自然也跟著無法安然入睡。
只能逼著自家男人想辦法,他們能有什麼辦法。
抗旨不尊?到底脖子上有幾個腦袋夠砍的?
就算如今的新帝仁厚,不會砍腦袋,但那劉娥還在呢。
這女人年輕那會脾氣就算不得好,現如今更是唯吾獨尊。
沒瞧見之前反對她的人,一個個都消失的不見蹤影嘛。
這京中的紈絝都是她下的旨意,官家不過是提議,真正拍案的,還得是皇太后。
想撈兒子,必須得是她老人家鬆口。
若不是實在扛不住了,這群老女干巨猾的大臣們,是絕對不會聯名上書的。
「官家,你怎麼看呀。」劉娥直接將問題,拋給了趙禎。
「兒子並未收到,來自軍校的反饋,相信他們在軍校過的還是不錯的。」趙禎並不直接回答,跟這太后打交道多了,他也學會了一些迂迴的處理方法。
正面剛是沒有任何好處的,除了與劉娥兩敗俱傷,他想不出其他的結果。
而且很重要的一點,還有損他的名聲。
不光是那些文人在乎名聲,他一樣在乎。
正因為他名聲好,才會有那些文人來投奔,無論是參加科舉,還是舉薦上來。
「小兒從小就嬌生慣養,必然是吃不了這軍校的苦。」大臣一聽,這官家擺明了不想放人啊。
他衝著其他人使眼色,眾人心領神會,為了家宅安寧,他們只能捏著鼻子合作。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