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仙家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89章 毛玄縣河治氣巡檢、公款養神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了解到這點,他心神激動,暗道:「籙職之妙,果然令人振奮!難怪黃師非要對我賣個關子,容我自行體悟其中的好處。」

有了這個「毛玄縣河治氣巡檢」籙職的傍身,餘缺今後豢養家神,足有三尊家神不再需要他去管吃管喝,而是公家就會幫忙供養。

這對於他今後的修行、施法等方方面面而言,可都是一大助力!

一併的,他心間還對黃歸山生出了濃厚的感激。

因為在得到籙職之後,他方才知道坊間所傳的「籙職唯一」的說法,並非虛假。

一位仙家,在同一時間內,就是只能夠得授一份籙職。

即一個九品仙家,其所能獲得的籙職,要麼是下等、要麼是中等、上等,而絕不可能是兩份下等、或一份中等同一份下等混搭等等。

這導致了仙家們在利用公家香火養家神時,無法一頭一頭的增長,只能從一跳到三,再跳到九。

否則籙職混淆,仙家的魂魄在多股國朝香火的衝撞間,當場魂飛魄散都大有可能。

這也讓餘缺在心間梳理著,不由的暗嘆:「難怪中等籙職之貴,並非是三份下等籙職可以比較的。

而一份上等籙職,則更是難得可貴,少聽見有人能夠賺得。

不知我若是能得到一份上等籙職,那將會成為何等幸福的仙家啊……」

須知仙家養神,九為數之極。

即便是傳聞中的元神仙家,其攏共也就能在祖廟中養上九尊家神,哪怕這九尊家神都只是九品,其也無法再多養任何一頭。

原文在六#9@書/吧看!

除非其人的祖廟天生奇特,才可能有多餘的位置,去容納十尊或十一、十二尊家神。但即便如此,家神的數目一旦超過九尊,也容易給仙家的魂魄帶來負擔,造成不可磨滅的影響。

九尊家神,乃是道秘界數萬年以來的血淚經驗教訓,只可少養,不可多養。

而餘缺此刻在心間所念叨的「上等籙職」,其能一口氣的供養九尊家神。

也就是說,得授上等籙職者,其體內所有的家神都不需要自己去養,公家就全都幫忙了。

對方每日只需要坐著,每天接受家神們的分潤,打磨自家陰神即可,修行速度比起其餘的仙家們,自然是不可同語!

而且餘缺還從坊間聽聞。

但凡是得授了上等籙職的人,除非其夭亡,否則就沒有一個人,不曾突破到下一品級。

這點或許和能得到上等籙職的仙家,本身就很有出息相關,但也大有可能,上等籙職對於突破大境界,會有著極大、甚至是保送的幫助!

霎時間,餘缺體悟著自家腦中的中等籙職,又開始得隴望蜀,奢望著若是有朝一日,能早早獲得一份上等籙職,那該多好。

忽然。

不等玄衣老者催促十名籙生下壇,餘缺的眉頭微皺,隱隱察覺到了一股不善的目光。

他的心神迅速收回,往旁邊看去。

只見在場十個籙生中,九人都已經是將籙職收下,僅僅剩下最後一人,對方托著籙職,表情變換,沒有下手。

當餘缺看過去時,其人居然並未收回目光,而是冷冷的和餘缺相望了幾眼,然後才捏著鼻子一般,也將手中的籙職服食入體。

「這人是誰?」

餘缺仔細的端詳著那人的面孔,但他發現自己對此人毫無印象。

如果非要說有印象,那便僅僅是在此前在考試時,兩人打過幾個照面。但在考試中,餘缺也是和對方私仇、公仇,都沒有啊。

這讓餘缺心間狐疑,著實並不明白自己究竟在哪得罪過對方。

他暗暗揣測:「此人也位列籙生行列之中,莫非是知道我這籙職屬於中等,過於嫉妒我?」

餘缺暗生警惕。

但眼下眾人還在高壇上,他也不好發作什麼,便只是將警惕壓下。

隨即,等到得授籙職的新生們一一醒轉,他們便在玄衣老者的驅趕下,像是雞鴨般零零散散的從法壇上落下。

十人個個都邁著輕快的腳步,在下方新生們濃濃的羨慕眼神中,逐一歸位。

等到籙生歸位後,玄衣老者不再施術作法,而是也盤膝坐在高壇上,逐一的為新生們講解縣學中修行的規矩。

餘缺壓著雜念,細細聽了幾耳朵,這才知道縣學中的教學,和族中學堂大不同。

縣學更類似於他前世的大學,分別劃分為主修科目和輔修科目。

主修科目只有三種,法科、經科、道科,被稱作「仙家三寶科」,屬於必修。

其餘的輔修科目,則是花樣名目繁多,可修可不修,全看自個,反正都免費。

其中有鍊度、有畫符、有煉器、有陣法、有靈植、有堪輿、有房中、有靈織、有靈廚、也御獸、有機關、有養蠱,還有優伶、音律種種……堪稱修真百藝,應有盡有,聽得在場的新生們一時間都記不過來。

這也讓許多人頓時明白,難怪縣學每年只招收一百多人,但是縣學中的教諭們,數目又是過百。

敢情其中大多數的教諭,都只是在縣學掛個職罷了,教教輔修科目而已。

此外,老者說縣學在每一季都會舉行「季考」,一年四考,三年共十二考。

每一次季考,根據成績,學生們都會白賺一種名為「功德」的東西。

功德有品級劃分,作用類似一道資格門檻,只有手握相應功德者,才能再花錢在縣學中兌換相應的法門、購買相應的法器法寶、丹藥符咒、甚至籙職等等,妙用頗多。

如果沒有功德,有錢也無用。

傳言縣學的功德,還直接和道宮相通,不僅畢業了還可以用,升入道宮後也不至於會浪費,反而更有用處。

講完科目和功德後,玄衣老者又開始依次講解本校縣學中的各大院落用途。

此時此刻,老者在眾多新生的眼中,雖然依舊是羅里吧嗦,冗長乏味,但是他們全都豎起了耳朵,仔細聽著,並時不時的目露期待之色。

終於,當老者口齒閉上,長舒一口氣,不再言語時,其人迎著眾人的目光,顫巍巍般的從高壇上登下,拱了拱手,便從容離去。

今日之開學大典,總算是告一段落。

但是眾多學子們,並未胡亂起身,而都是將目光對準了二層法壇。

那五道從開壇時一直等到現在,仍然在打坐的身影。

這五人正是今年負責新生們的五位法師,他們每人都會從在場的新生中選出三十人,收在麾下,領著開廟,並教導「法科」修行。

今後的三年間,此人將是對新生們而言最為重要的老師。

餘缺也抬頭望去,他的目光在法壇上跳來跳去,逐一審視,琢磨著自己該拜在哪個法師的麾下。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