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仙家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46章 八脈凝煞圖、毛仙中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畢竟,如此挖朝廷牆角,又不至於真箇養虎為患的法子,對於世家大族而言,完全屬於惠而不費之事,舉手便可為之。

朝廷方面對此,倒也並非沒有應對之法,也曾往各地兵寨當中派遣教諭,宣傳紮實根基之法。

只是不管朝廷方面說的再是天花亂墜,其要求在七品修成後,再繼續苦熬個二三十年之久,對於絕大多數的仙家而言,都是難以抉擇的事情。

且能成七品仙家的非世家子弟,哪一個不是年紀不小、有家有室之人?

其一旦選錯,年紀再超過甲子(六十)歲壽,便幾乎是終生再無凝煞之機。

因此在黃山縣兵中,哪怕鎮壓此地的女將,曾經一個一個親自的與統領們交談過,相信她這等說法的人也少之又少。

第七坊兵的統領,便是其中的不信之人。

第七坊兵的中央營帳內。

這統領思量完畢後,他便再度閉上雙眼,進入了打磨陰神的狀態當中。

其雖然不大信朝廷方面的「許諾」,但是他也明白。

似他這等寒門弟子,若是想要凝煞,哪怕真有了凝煞圖,其根基的打磨,依舊是越久越好、越深越好。

最⊥新⊥小⊥說⊥在⊥六⊥9⊥⊥書⊥⊥吧⊥⊥首⊥發!

除去第七坊兵內的事情之外。

另外一邊。

在兵寨之外,餘缺、馬紅兩人曾經去過的爛猴山中。

時隔半月左右,便有一個身著道袍、氣質青玄的道人,乘坐著紙鶴飛臨到猴山之頂。

這人的眼睛往下看去,瞧見猴山外面的猴群稀少時,面上略帶疑惑,口中嘟囔:

「師父都已經禁止了山中子弟前來這爛猴山中取酒,免得猴類損失眾多,還打攪了那假猴王產子,為何山上的猴頭,似乎比半年前還有稀少了?」

對方一邊琢磨著:「會不會是因為那假猴王產子的緣故,這群畜生乾脆用同族精血來培育子嗣?」

一邊降下身子,踱步往爛猴山的最深處走去。

此人入山的方法,同餘缺兩人入山的方法不同,他身上佩戴著一方令牌,四周的猴頭們瞧見令牌,便好似見著了猴王一般,紛紛匍匐下跪。

毫無滯澀的,這人就走到了洞中血池內。

站在黑乎乎的血池邊上,他的目光從洞窟中乾枯腐爛的人屍身上一一掃過,毫無波瀾。

但是當瞧見那一具躺在血池中,已經被血池泡煮得全熟,肉爛脫骨,只剩下一副巨大白骨架子的山魈時,他的兩眼中頓時露出驚色。

這道人急忙上前,在水中撲騰,翻找著池中的是否藏著胎膜。

找不到後,他又在洞窟中聚攏的猴子裡面,翻找是否存在猴王種。

數個時辰下來,這人翻遍了整個爛猴山,連半根猴王毛都沒有瞧見,面色徹底陰鬱,並且透露出冷光。

「可恨!要麼是有人捷足先登,要麼是被人壞了布置,導致那孕育中的猴王種夭折了。」

他思忖片刻,最後輕眯眼睛,將目光看向了黃山兵寨所在的方向。

「此地方圓千里內,除去爾等丘八,再無成氣候的方外邪宗,就是爾等無疑!

哼,敢摘我黃山獸院的『桃子』,活的不耐煩了。」

不過狠話說出,這人呸呸吐出幾口唾沫,壓根不敢飛到黃山兵寨那邊,上門找麻煩。

他忙不迭的就縱身騎上紙鶴,急往黃山道宮所在飛去,去稟告院中的師長了。

………………

時間繼續流逝。

這一日。

距離餘缺閉關一月半,他所在的靜室,終於沉悶一響,緩緩打開。

餘缺面色怡然,神采飛揚,精氣神十足的從靜室中踱步走出,舉手投足間極為雀躍。

他這模樣,正是在最近的半個月當中,又將祖廟中早早就束縛到手的火鴉家神,也納入了心臟中。

眼下其五臟鬼神,已經安置了其中之二矣。

而有了火鴉化作心神,餘缺的陰神之大小,也是再次猛漲一寸,半月之內正式的抵達至六寸大小。

也就是說,他現如今的陰神境界,已然是屬於九品毛神中階,超過尋常縣學生三年的苦功!

靜室門前,餘缺時隔一個半月,重見屋外的光景。

他頓時感覺本來枯燥無聊的兵寨景象,也分外鮮活。

伸著懶腰,餘缺長舒一口氣,心間暗道:

「即便不通裝髒之法,只要是依據五臟的類別,一一束縛了相應的家神在祖廟中,事後還是重煉家神的機會。

看來民間之仙家,並非毫無補救之機。」

這點發現對於餘缺而言,也是有一定的好處。

因為如此一來,哪怕他完成九品修行後,到時候拿不到八品境界中「造六腑」的具體法門,他也可以先行突破,事後再去彌補。

大不了的,他在八品境界中,先弱於世家道宮子弟一頭便是。

不過慶幸中,餘缺忽然又猛地想到:

「咦!按理說,仙家們在選定法脈後,便只能束縛同脈的鬼神在體內。我之閻王爺法脈的屬性為陰、土、死亡等一類,我合該當選相應的家神入廟才對……

為何我能以火鴉、水猿這兩個,明確和閻王爺法脈無關的家神用於化髒?」

他的面色微凝,目中驚疑。

餘缺倒也不是在擔心自己在修煉出了什麼岔子,也不擔心老馬猴會騙他,故意讓他誤入歧途。

反正他身上所得的好處都是真的,而且他還有並不苛求陰神屬性的太歲爺法脈進行托底。

大不了,走錯了路之後,便太歲一條道走到黑。

餘缺所驚疑的,乃是在懷疑仙經上所說的家神屬性這一道理,是否就是朝廷和世家們,有意的在誤導民間,好讓民間仙家們只擅一脈,到時候人人積重難返,壓根就沒有機會去裝五臟、造六腑……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