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政殿內,武皇后坐在鳳案之後,凝神看書,邊看邊持筆記錄,顯得十分專注。
那本書封皮上寫著「膳夫食療記本」,卻是一本食療之書。
膳夫是負責皇帝飲食的食醫,皇帝每日傳御膳時,都會有一道藥膳,由膳夫負責調製。
如今尚藥局的御醫首領孟詵,恰好是大唐最好的膳夫,這本書正是出自他手。
武皇后抬頭吩咐道:「再去尚藥局和光祿寺一趟,給吾取些最新的藥膳方子來。」
一名內侍答應一聲,快步去了。
過了一會,張多海悄悄走進大殿,他兩百多斤的身子,走路像貓一樣,沒發出半點聲響。
「殿下,臣回來了。」他小聲道。
武皇后並不抬頭,只問道:「朝會結束了?」
張多海小心翼翼地道:「已到正午,聖人命眾臣去廡廊就食。」
武皇后道:「既未結束,你回來做什麼?」
張多海道:「咱們派在長孫無忌的眼線,回報了一個消息,臣覺得應該向殿下匯報。」
武皇后鳳眉一凝,抬頭道:「現在正是朝會,長孫無忌不在家中等結果,難道還在外面亂跑?」
張多海笑道:「殿下有所不知,剛才朝堂上發生一件大事,有個叫盧博濤的監察御史死了,死前上了份諫章。」
武皇后哼了一聲,道:「這幫世族,就愛用這種棄車保帥的把戲,陛下怎麼說?」
張多海笑道:「聖人下令召見盧博濤家眷。」
武皇后微微一愣,隨即反應過來,露出微笑。
「陛下這步棋走的妙,他們棄掉盧博濤這個車,盧博濤妻妾定有不忿,問上兩句,就會露出馬腳。」
臉上笑容很快消失,淡淡道:「如此說來,長孫無忌突然動作,是為警告盧博濤家眷,讓她們不准亂說?」
張多海道:「殿下英明,長孫無忌親自去了薛道紳府邸。」
「薛道紳?」武皇后沉吟了一會,道:「這麼說來,陛下是派薛仁貴去接盧府家眷?」
「殿下英明。」張多海輕笑道:「不過那薛仁貴還算不笨,沒有受薛道紳蠱惑,干下蠢事。」
武皇后暗暗點頭:「陛下看人還是準的,薛仁貴雖不聰明,卻還算忠心。」
武媚娘又道:「除了這事,朝堂還議了哪些事?」
張多海道:「他們想召程知節回來,被許尚書用婆閏的事,給擋回去了。」
武媚娘「嗯」了一聲,這事她早就知道了。
張多海遲疑了一下,小心翼翼地道:「殿下,五皇子他……沒有被立為太子……」
「你說什麼?」武皇后霍然起身,柳眉倒豎。
張多海嚇得跪倒在地,顫聲道:「李忠已被廢,原是要立五殿下為太子,都怪于志寧那老東西,說什麼急於立太子,是咒聖人早死,聖人就將此事擱置了。」
武皇后咬牙切齒道:「于志寧!」
心中忽然冒起一個念頭:「聖人那場頭疾過後,極為看重身體,我若急著立弘兒為太子,難保他不會多心,此事需謹慎才可。」
張多海接著道:「聖人還說,為彌補廢太子,將冊封劉氏為九嬪。」
武皇后已恢復冷靜,又坐了回去,淡淡道:「陛下仁厚,理該如此。對了,可有人彈劾裴行儉?」
張多海道:「袁公瑜彈劾了,聖人將裴行儉趕出長安,貶到軍中去了。」
武皇后愣道:「怎會去軍中?」
張多海道:「也許是李勣為他求情的緣故,聖人給了他一個機會。」
武皇后面色微微發白。
這事她明明事先告訴過李治,將裴行儉背後議論廢王立武的事也說了。
李治卻將此人放入軍中,這哪裡像懲罰,分明是給他機會歷練。
武媚娘心中漸感煩躁,道:「還有別的事嗎?」
張多海道:「許尚書上奏,提議更改年號,又是韓璦反對,說先帝在時,貞觀年號用了二十多年,天下一樣承平安康,聖人便沒有同意。」
武皇后心中又是一沉。
李治以前和她商議過此事,當時他同意更改年號,自己還幫他想好名目,顯慶!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