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唐,我妻武則天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十八章 賀蘭氏母女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武順想了想,道:「總得有兩千緡左右吧。」

武媚娘道:「那還有一千緡嗎?」

武順道:「哎,好妹子,我們好歹也是個皇親國戚,在家過活也要花費啊。我給敏之找了三個老師,敏柔也開始學琴了。還有,大慈恩寺又要新建廟宇,派人找了過來,母親抹不開臉,捐了五百緡善款。」

武媚娘默然無語。

武順訕笑道:「你若手頭不寬鬆,我把敏之的聘禮拿出來,也能再支撐個十天半月。」

武媚娘淡淡道:「母親壽辰馬上到了,你那點錢哪裡夠用?明兒個,我就讓人再送回去兩千緡。」

武順喜道:「就知道你孝順,母親怕你為難,還特意囑咐讓我別提此事呢。」

武媚娘盯著她,道:「這次的錢,是給母親辦壽用的,你要敢拿去養那些白麵粉郎,別怪做妹子的不給你留臉面。」

武順臉色漲紅,低著頭,支支吾吾道:「你、你怎麼連這也知道……」

武媚娘道:「阿姊,我知道沒什麼,若是母親知道了,氣壞她身子,我可不饒你。」

武順低聲道:「知道了,我、我也只是和他們彈彈琴,唱唱戲,解悶罷了,沒有別的意思。」

武媚娘嘆了口氣,道:「你的事我本來也不想多管,只要別忘了照顧好母親就行。」

武順「嗯」了一聲,道:「我都記著呢,等敏之大了些,也會好好孝順他外祖母的。」

武媚娘點了點頭,不再多言。

武順又站了一會,見武媚娘不開口,陪笑道:「好妹子,明年歲初大朝會,我和母親的誥命,你可拿穩了?」

武媚娘斜了她一眼,道:「我允過你的事,何曾騙過你來?」

武順大喜,抱著妹子道:「我和母親成為國夫人後,都有各自的俸祿,再不會來煩你了!」

這時,尚食局的內侍把飯菜送了過來。

武媚娘的藥膳也煮的差不多了,朝武順揮了揮手,道:「去看看弘兒吧,我要給陛下送膳食了。」

武順湊過去聞了一口,笑道:「真香,好妹子,這些宮廷菜改日也可得讓我嘗嘗。」

武媚娘點頭答應了,走到門口時,忽然又停了下來。

「長安最近可發生什麼大事?」她轉頭問。

「要說最大的事,也就是長孫無忌遇刺的事了。小一些的,比如有個叫呂才的小官,不自量力,和大慈恩寺的高僧們論起禪機……」

武媚娘打斷道:「我不愛聽這些。有沒有發生什麼冤案,或哪裡有災荒?」

武順道:「那倒沒有,就是長安城的米價又漲了,大街上的乞兒們,似乎也多了些。」

武媚娘點了點頭,帶著人朝甘露殿去了。

來到甘露殿書房,只見內侍們進進出出,正在向書房內搬運書籍。

武媚娘喊住一名內侍,詢問搬的是什麼。

內侍答道:「回殿下,大家命我們從弘文館取來各朝史書,還有與史書有關的雜記。」

武媚娘暗暗奇怪,心想:「九郎怎麼忽然對史書感興趣了。」

她邁步進入書房,只見李治正坐在椅子上看書。

走近一瞧,看的竟是魏徵編撰的「隋書」。

武媚娘更加奇怪。

她知道每個皇子從小都要學各朝史籍,但通常都是被迫學習,很少有人會主動去看枯燥的史書。

她曾聽許敬宗說過,隋書還在編撰中,並未完成,目前只有五卷「帝紀」和五十卷「列傳」,缺乏撰寫記錄典章制度的「志」。

李治看的顯然是手抄本,而且他看的格外投入,並未察覺到自己到來。

武媚娘悄悄走到他身後,低頭一看,原來李治正在看隋朝的行政制度改革。

隋朝時期,革除了傳統的州郡辟舉制和九品中正制,實行新的科舉制。

李治還拿著一支筆,特意在「科舉制」上畫了個圈圈,說明對科舉的肯定。

武皇后見他還未注意到自己,便沒有打擾他,走到外間,朝站在門口的侍女們招了招手。

侍女們端著香噴噴的飯菜,邁著碎步進來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