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唐,我妻武則天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二十二章 武后侍寢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李治擺手道:「你不必擔心,皇后那邊有朕,再說,朕想讓誰侍寢,無需別人決定。」

唐朝後宮其實有侍寢制度,只不過模仿周朝,過於離譜。

首先,需得一百二十二名後宮滿員。

從月初到十五為一輪,嬪妃們根據位份,由低到高,前十二天,皆是九女共侍一君。

十六到月底是第二輪,位份從高到底,反著來一遍。

皇后是唯一能單獨侍寢的,也只有十五、十六兩日。

這種制度,哪個皇帝也不會願意。

鄭貴妃見李治如此說了,只好壓下心中不安,上前侍奉他脫衣。

不一會,燭火滅了,紗幔也放下了,紗幔之後,傳來陣陣嬌喘之聲。

次日清晨,李治回甘露殿上常朝。

朝會後,來到立政殿,卻見武媚娘正在看書。

「大家今日怎麼來這麼早?」武媚娘嘴角含笑,看不出絲毫異色。

李治笑道:「今日朝會事少,就過來瞧瞧你,你在看什麼書?」

武媚娘將手中「膳夫食療記本」給他看了。

李治只點點頭,沒有多說什麼,抬頭一看,發現榻上的小矮几下,似藏著一件衣服。

「媚娘,幾下是何物?」

武媚娘笑道:「沒什麼。」

李治更加好奇,探頭看了一眼,覺得有些眼熟,道:「好像是條紅色羅裙,拿來朕瞧瞧。」

武媚娘將裙子拿了出來,幽幽道:「大家可還記得這裙子?」

李治拿在手中瞧了一眼,已知此物來歷。

當初武媚娘在感業寺時,為了讓原治想起她,給原治送了首詩,名為「如意娘」。

原治看完後,命人送了條石榴裙給武媚娘,以表心意。

箱裡的羅裙,正是原治當初送的那條石榴裙。

李治心下瞭然。

武媚娘表面看起來對昨夜的事毫不在意,卻已布下溫柔網,等著自己陷進去。

他感嘆一聲,道:「難為你還留著,朕過幾日再送你一條吧。」

武媚娘幽幽道:「妾身有這條足矣,只要看到它,就會記得大家救妾於火海,縱然大家將來忘了妾,妾亦無悔。」眼淚潸然落下。

女人的眼淚確是利器。

李治明知她有意如此,依然對她多了幾分憐惜,將她摟在懷裡,道:「朕怎會忘了你,不要胡思亂想。」

當天夜裡,李治宿在立政殿。

武媚娘盡施手段,竭力討好,雲雨之中,也發現一件怪事。

李治在房事上,與以往有很大區別,她原本擅長的幾種技巧,效果大減。

她略一思索,料想是鄭貴妃為討好李治,鑽研了許多狐媚之術,讓李治在房事上食髓知味。

這讓武媚娘頗有危機感,第二天也不看膳夫記本了,命人找來秘典小冊,細心鑽研。

接下來數日,在她一番「努力」下,李治果然都宿在立政殿。

到了十一月最後一日,李治才臨幸蓬萊殿。

徐槿擔心他身體撐不住,並未主動求歡,反而細心規勸,李治也覺這幾天過於荒唐,便擁著她睡下。

月色皎潔,銀輝灑下,一支馬隊踏著月色,來到長安城春明門外。

一名青年策馬來到城下,高喊開門。

暮鼓早歇,城門緊閉,城門校尉站在城牆上,大聲道:「城門已閉,禁止叩門,違者射殺!」

那青年大聲道:「我乃新羅使節金仁問,也是大唐左領軍衛將軍,有十萬火急軍情,需立刻進城,參加明日的朔望朝。倘若誤了邊防大事,汝可承擔的起?!」

城門校尉吃了一驚,道:「請將魚符和國書放入籃中驗看。」命人放下吊籃。

金仁問將魚符、國書還有節杖都放入籃中。

城門校尉驗看無誤,命人前往中書省通報。

等候了一個多時辰後,才終於傳來回復,命不得開門,用吊籃將金仁問吊上城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