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定方見戰略成功,向唐高宗報告消息,請求撤回,唐高宗同意了。
這一戰,蘇定方不僅救了新羅,也幫了唐高宗一個大忙。
戰後,他直接成為唐高宗心腹,被提拔為右屯衛將軍,封臨清縣公,還派到程知節麾下,參加對西突厥的戰爭。
蘇定方領兵救新羅時,金仁問也跟著一起去了,他奉蘇定方之命,前往新羅,讓新羅王配合。
後來高句麗撤軍時,金仁問主張反擊,並親自率領兩千新羅軍,追擊三百里,斬獲不少。
新羅王金春秋看到兒子的才能後,便把他留在了新羅,準備重新派一個質子。
另一邊,高句麗王意識到唐軍只是虛晃一槍後,極為憤怒,又探聽到唐軍已經集結完畢,正在向西突厥進軍。
他為了一雪恥辱,重新在邊境集結大軍,準備再攻新羅。
新羅元氣未復,無可奈何,只好又派金仁問向唐朝求援。
遼東不穩,長孫無忌等人必定會再次上奏,派李勣領兵救援新羅。
王伏勝已得消息,金仁問進長安後,韓璦和來濟連夜去了長孫府,肯定是商議此事。
他知道等到明天早上再應對的話,便已不及,只好叫醒皇帝,讓他有時間準備對策。
李治此時也非常疑惑,根據他的印象,永徽六年,新羅只來求援了一次,怎麼又來一次?
難道記載有誤,又或唐軍這次沒有救援,故而沒有記載?
話又說回來。
在唐朝君臣們看來,高句麗可能是比吐蕃、突厥更強大的敵人,李治卻知道,高句麗已行將就木。
淵蓋蘇文是篡位弒君,才成為高句麗國王,他憑著鐵腕手段,還能維持住高句麗國。
然而他再過十年就死了,他一死,兩個兒子就內訌,朝臣們也分崩離析,相互內鬥。
淵蓋蘇文僅去世兩年,高句麗就被唐朝滅亡,而且再未死灰復燃,連百濟尚且不如。
這說明高句麗內部早已腐朽,只剩下一個空架子。
相比之下,西北正在崛起的吐蕃,才是他真正需要關注的對手。
想到此處,李治心中有了決斷,不必理會新羅。
不過,他雖知道高句麗情況,朝臣們卻不知道,明日朝會之上,定會有一場爭執。
正思索間,徐槿將一件外衣披在他身後,柔聲道:「大家,保重龍體,可別著涼了。」
李治拍了拍她手,道:「沒事,你先睡吧,朕坐著想一會事。」
徐槿遲疑道:「大家是在為新羅的事擔憂嗎?」
李治道:「新羅朕倒不怎麼在意,只是想到明日朝臣又會因此爭執,就有些心煩。」
徐槿「嗯」了一聲,沒有再說話。
她與武媚娘不同,武媚娘對朝政之事,有著強烈興趣。徐槿則緊守本分,不輕易干預朝堂之事。
李治這時倒想找個人聊聊,發散思緒,見她不開口,便問:「充容,你怎麼看新羅求援之事?」
徐槿低頭思索了一陣,道:「妾聽大家剛才的意思,並不需救援新羅?」
李治道:「不錯,他們就算被高句麗攻占了,對咱們大唐也不會有太大威脅。」
徐槿低頭垂目,輕輕道:「大家是擔心,長孫太尉藉機將李司空調出長安嗎?」
李治望著她:「你平日雖在後宮,朝堂之事,倒也看的通透。」
徐槿抬頭看了李治一眼,小嘴微微顫動,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
李治道:「有話直說便是,朕恕你無罪。」
徐槿道:「妾想的這個法子,倒可封住那些官員的嘴,可並非正術,只恐說出後,大家笑話妾。」
李治笑道:「你為朕分憂,朕怎會笑話你。」
徐槿伸出一根手指,在李治後背寫了四個字。
李治怔了半晌,凝視著她:「充容,朕今日方知,你平日都在藏拙,論聰明才智,並不輸皇后。」
徐槿微笑道:「妾只是離大家近些罷了,朝堂多少賢臣,天下多少俊傑,還需大家慧眼識珠。」
李治贊道:「你說的很對。」
徐槿柔聲道:「大家,明日還要費神,早些安息吧。」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