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威震世族的人選
李治正在處理今日的公務,見自己兩位得力幹將一起求見,忙命他們進來抬手示意他們不必多禮。
「兩位愛卿竟都回長安了,不知手中差事,可還順利?」他微笑著問。
盧承慶跪在地上,叩首道:「陛下,老臣無能,三門峽破礁之事,遇到了些麻煩。」
李治抬手道:「起來說話,到底出什麼事了,你且慢慢說。」
盧承慶便將有人傾倒泥沙,導致船隻觸礁,後來又引起流言的事說了。
李治聽完後,點頭道:「這事朕知道了,朕會儘快派人幫你解決這個問題。
杜侍郎那邊如何?」
杜正倫將工作成果匯報了。
李治滿意的點了點頭,道:「很好,辛苦杜卿了。」
杜正倫又道:「陛下,杜充與高有道的事臣聽說了。」
李治目光微閃,道:「杜卿如何看待此事?」
杜正倫凜然道:「臣懇請陛下,嚴懲杜充,以安天下讀書人之心!」
李治微感異,微笑道:「難得你能識大體,很好,你們都退下吧。」
他還以為杜正倫是大義滅親,卻不知對方是在痛打落水狗。
崔文翰的案子已經審完結案,因為他最後配合招供,狄仁傑上奏,請求只處死崔文翰一人,不追責他的家人。
李治同意了他的旨意。
至於杜充的案子,狄仁傑還在辦理,也就在這幾天結案。
李治便準備等狄仁傑審完此案,再讓他去查三門峽之案。
到了第四天下午,狄仁傑果然來回稟此案,卻帶來一個壞消息。
「你說杜充死了?」李治皺眉道。
唐律《斗訟》規定:加害行為造成受害人支折、瞎目或者脫白的,徒三年。
換句話說,杜充的罪名只需要流放三年,根本罪不至死。
就算考慮到他唆使崔文翰,不讓高有道中舉,主要罪名在崔文翰身上,他只是從罪,頂多加一年流徙。
狄仁傑道:「陛下,他是自殺而死,而且與杜正倫有關,這件事已經在城中引起轟動,只怕世家大族們要鬧事。」
李治訝道:「這事怎麼又和杜正倫有關了?」
狄仁傑道:「京兆杜氏生活的地方,被稱為杜固,杜固附近有一條渠—」
工部下轄有一個虞部,虞部之下,有一個河渠署,那天杜正倫告退離開皇宮後,便去了河渠署。
河渠令掌供川澤、魚之事,凡溝渠之開塞,漁捕之時禁,都歸他們負責。
城南杜固附近,有一條渠,原本應該從杜固直通,然而因杜氏的干預,這條渠只得繞過杜固,彎彎繞繞,給周圍百姓都帶去很多麻煩。
杜正倫很早就盯上了杜固,認為杜氏一族的氣運都被杜固吸了過去,只有毀了杜固,漁水杜氏才能興旺。
如今杜充剛好犯了事,他自覺是一個良機,便找上河渠令,命他開鑿杜固,
連通河渠。
河渠令只是個小小九品官,哪裡能夠反抗杜正倫,況且杜正倫正受寵,只得照辦。
京兆杜氏得知後大吃一驚,急忙想要阻止,然而因為杜充得罪了長孫無忌,
不為世家派系所容,竟無一人幫他們。
杜固就這麼開始拆了,杜氏一族如喪考姚,派人將此事告訴了監獄裡的杜充。
杜充得知後,一怒之下,撞牆自盡了。
這件事,最關鍵的一點在於杜正倫深受皇帝信賴,世家大族都認為是皇帝在背後推動此事。
杜充死之前,他們隔岸觀火,冷眼旁觀。
然而等杜充死後,他們又升起兔死狐悲之情,群情激奮,都鬧著要彈劾杜正倫和狄仁傑!
李治聽完後默然不語。
先是三門峽的事,如今又是杜充之事,他已經預感到,世家大族行事會越來越激烈。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