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問道:「狄卿,三門峽的案子可查清了?」
狄仁傑拱手道:「回陛下,臣已全部查清,此事是江南世族所為,主使者名為桓道全,出身龍亢桓氏。」
說著遞上一份奏章。
李治看完後,沉默了一會,道:「這個桓道全可是桓溫後人?」
狄仁傑道:「回陛下,桓道全正是桓溫後人。」
李治聽完後,暗暗搖頭。
因為司馬氏的無能,導致南北朝時期,江南世族輪流把持朝政,皇帝則成了擺設。
說一句「王與馬共天下」,其實都抬舉了司馬氏。
東晉之後,南朝換了四次政權,卻都沒能擺脫世家大族的控制,江南世族也慢慢墮落,只知家族,不知國家。
楊堅滅江南後,便非常鄙夷江南世族,據《尚書》五教之義,編著典籍,巡敕江南,廣傳儒家之道。
然而江南世族依然故我,沒多久就反叛。
到了唐朝,江南世族已淪為朝堂邊緣人物,唯一有點影響力的,也只剩下蘭陵蕭氏。
想到此處,李治問道:「桓道全為何要破壞破礁大計?」
狄仁傑道:「回陛下,原因很簡單,是為了斂財。」
李治愣道:「斂財?」
狄仁傑道:「是的,從去年開始,他們就暗中抬高米價,想賺一筆。結果朝廷欲開鑿三門峽的消息一出,米價驟然下跌,他們手中的米出不了手。」
「他們想通過這種方式,散播流言,讓百姓們以為三門峽不會鑿通,米價自然重新沖高,他們就可以大賺一筆了。」
李治搖頭道:「果然是只知家族利益,不顧國家,朕算是見識到江南世族的作風了。」
狄仁傑忙道:「陛下,也並非所有江南世族皆是如此,臣能順利破案,也多虧江南世族幫忙。」
李治奇道:「哦,是誰幫了你?」
狄仁傑道:「也是桓氏,縣桓氏。他們得知桓道全所為,便暗中監視,臣調查時,主動向臣提供了證據。」
李治點點頭,道:「看來江南世族中,也還是有忠義之人的,很好,朕會下旨嘉獎他們。」
狄仁傑拱手道:「那臣告退了。」
走到門口時,狄仁傑忽然轉身,長身一躬,道:「陛下,臣越一句,您臉色不太好,可要多注意龍體!」
李治微微一笑,道:「狄卿不必擔心,朕會注意的,你去吧。」
狄仁傑離開後,王伏勝也忍不住道:「大家,狄少卿說的對,您這幾日太過操勞,還是休息一會吧。」
李治看了他一眼,見他滿臉擔憂,笑道:「好罷,這幾天發生的事太多,確實令人忙昏了頭,朕去後宮活動一下身體吧。」
起身離開了甘露殿。
陽春三月,和風日暖,柳絮飄飛。
李治走在金水河旁的河畔時,望著滿天飛舞的柳絮,忽然道:「伏勝,程知節回長安了嗎?」
王伏勝道:「應該沒有。」
李治點點頭,站在河邊,抬頭凝望著河面,便在這時,一陣風吹來,李治只覺腦袋「」的一聲,陣陣刺痛從頭皮深處傳來。
李治捂著腦袋,慢慢蹲下身子,露出痛苦之色。
王伏勝大驚,急忙扶住他,尖聲道:「不好,聖人頭疾又犯了,快請孟御醫立政殿,偏殿。
武媚娘正拿著一本書,一臉專注的研究一種新的藥膳。
張多海忽然奔了過來,還未走近,便大喊道:「殿下,不好了,聖人頭疾又犯了。」
武媚娘心中一驚,手中的書落在了地上,急問:「可嚴重嗎?御醫看過沒有?」
張多海道:「孟御醫們都過去了,只不過陛下陷入昏迷,似乎比上次更嚴重。」
武媚娘臉色陣青陣紅,她深吸一口氣,慢慢撿起地上的書,冷冷道:「你昨日說,楊玉臣和孫思邈今日到長安?」聲音已恢復冷靜。
張多海咽了口吐沫,道:「應、應該是的。」
武媚娘沉聲道:「好,你隨吾出宮,吾要親自去接他們。」
張多海變色道:「殿下,您不去看望陛下嗎?這種事讓臣去做就行了啊!」
武媚娘鳳眸凝視著他,一字字道:「我不會醫術,去了又有何用?這時候找到孫思,才能真正幫到陛下!」
張多海不敢再勸,忙道:「臣這就去安排車駕。」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