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唐,我妻武則天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92章 被遺忘的嬪妃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臣定肝腦塗地,不負聖恩。」王及善行了一個稽首禮。

其他眾將也欣喜不已,齊齊叩拜。

他們心思和王及善差不多。

大將軍是王及善的,他們胃口也不大,將軍、中郎將啥的,也都能接受。

回到甘露殿時,已過了正午。

桌面上已經堆積了大量的奏章,共分為三堆,其中雙勾的占大部分,有爭議的奏章有十幾份,另有四份官員遷調的奏章。

李治只用了兩刻鐘不到,就把奏章全部處理完畢,信步來到右偏殿,只見高有道五人依然在埋頭幹活,顯得精神抖擻。

這一刻,李治竟有種自己成為黑心老闆的錯覺。

他搖頭笑了笑,命內侍給五人倒了茶,轉身離開了甘露殿,又朝著後宮而去。

他已經許久沒有這般清閒了,抬頭望著天空的白雲,放空思緒,走到一個亭子裡,命人傳了膳。

飯後,直接躺在橫欄上,望著碧藍的天空,不知不覺就睡著了。

這一睡就是一個多時辰,睡醒之後,李治沿著金水河趨走。

跑了沒一會,抬頭一看,遠處矗立著一座華美的宮殿,正是蕭淑妃以前住的承香殿。

承香殿景色極佳,東臨金水河,樓閣環繞,錯落有致。

此時金烏西沉,天色漸暮,金水河邊,一群宮人圍在亭子邊,議論著今年科舉的情景。

這些宮人平日在宮中無事,對宮外的各種八卦消息,尤為感興趣,特別是風流浪漫的韻事。

河岸旁邊,嫩枝搖曳,兩棵柳樹之間,豎著一個畫架,劉氏站在架子旁,正聚精會神的畫著落日圖。

這圖畫來之不易,她必須取一個固定的景,每天站在此處,等候落日那片刻光隙,才能畫上幾筆。

她已經連畫了八天,一幅圖卻完成不到一半。

她身邊的宮人們,都覺得這位貴主有點不正常,別的嬪妃都琢磨著法子,去討君王歡心。

劉氏倒好,爭寵半點不會,給皇后請安倒是積極的很,一天恨不得請八次安。

除了去立政殿請安,她就只知道忙一些稀奇古怪的事,仿佛已經忘記了自己還有一個做皇帝的丈夫。

更驚奇的是,她們發現劉氏竟然還非常滿足,平日總是帶著微笑,說話溫聲細語,對每個下人都很溫和。

時日久了,這些宮人們也覺得跟著這樣一個主子也不錯,平日嗮嗮太陽,聊聊八卦。

當然了,遇到其他宮殿的內侍宮人們,少不了要被譏諷幾句,忍忍也就過去了。

這時,太陽已完全落下,只能看到一些餘暉。

劉氏錘了錘肩膀,命雨珠收了畫,走到亭子裡喝茶。

「充媛娘子,聽說今年的科舉重新揭榜了,您可知道狀元是誰?」一名宮人朝她笑嘻嘻的問。

劉氏微笑道:「誰知道呢,反正一定是一位有才之人。」

那宮人笑道:「只可惜娘子生的是一位皇子,若是位公主,那就好了,能把狀元招為駙馬。」

這時雨珠收拾好畫架,走了過來,聽到眾人打趣劉充媛,頓時開啟護主模式。

「哼,這種葷話也敢說,我看你們又想挨皇后殿下的棍子了!」

眾宮人聽到她搬出皇后,不敢聲了。

一名宮人忽然飛奔過來,臉上像塗了金粉一樣,燦燦發光,遠遠便喊道:「娘子,聖人來了————聖人來了———.」」

眾宮人都露出驚喜之色,只有劉氏露出幾分驚慌,喃喃道:「不會忠兒又闖什麼禍了吧。」

雨珠忙道:「娘子別擔心,陳王殿下聰慧過人,前陣子還得到聖人誇獎,不會有事的。」

劉氏定了定神,快步回到承香殿。

李治已坐在殿內等候,正欣賞著桌上的畫卷,見她回來,笑道:「充媛,這桌上的畫,都是你作的嗎?」

劉氏先先鄭重見過了禮,這才上前,小聲道:「都是翰林院拿過來的畫作,

只有一小部分,是妾身的劣作。」

李治道:「哪些是你畫的,指給朕瞧瞧。」

劉氏伸手指向其中三幅畫,全都是山水畫,取的也都是皇宮之景。

她畫畫的水平確實不高,不過她非常耐心仔細,每一幅畫都經過精雕細琢,

畫了十多天完成。

故而在李治看來,她作畫的水平倒也並不差。

李治抬頭凝望著她,一言不發。

劉氏面色羞紅,低著頭道:「大家,妾身臉上有髒東西嗎?」

李治笑了笑,道:「沒什麼,只是突然發現,朕的充媛似乎變美了。」

其實劉氏容貌底子不錯,不然當年也不會被唐高宗看上。

只因長期幹活,顧不上梳妝保養,所以李治初次見面時,才將她歸類到相貌一般的行列。

此次再見,或許是李治初見她時的印象還在腦海中,兩相對比,突然覺得她也沒那麼差。

劉充媛聽完後,心中驚喜無限,一時間,竟不知該說什麼。

李治笑道:「充媛,傳膳吧,朕今晚歇在你這裡。」

劉氏更加驚喜,慌忙離開內殿,命人傳膳,因走的太急,差點摔倒。

膳後,李治陪劉氏畫了一會畫,又秀了一把素描的本領,劉氏望著他的目光,竟多了幾分崇拜。

入夜,殿中燈火熄滅,紗慢放下,李治脫了衣服,上了繡床,卻見劉充媛躺在床上,微微發抖。

李治愣道:「充媛,你怎麼了?」

劉氏臉色蒼白,想要說什麼,嘴唇嘎懦了幾下,卻沒能發出聲音。

李治盯著她看了一會,忽然想到什麼,微笑道:「你是太過緊張了,對嗎?」

劉氏用力點了點頭。

李治把她抱在懷裡,微笑道:「那朕先陪你說說話—.—」

兩人交談一陣後,劉氏冷靜下來,不再顫抖,輕語聲很快消失,羅帳內只剩下陣陣嬌喘聲。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