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楊夫人入宮
唐高宗給兒子起名頗有意思,大兒子叫李忠,二兒子叫李孝,三兒子叫李勇(字上金),四兒子叫李廉。
加起來就是「忠孝勇廉」。
武媚娘能獲得唐高宗專寵,其中一點便在於她能生,一個人就生了四個兒子後宮母以子為貴,她又是皇后,自然貴不可言。
武媚娘已生了兩子,這第三個兒子就是歷史中的李顯。
當然,李治與唐高宗房事習慣不同,這個李顯未必就是原來的李顯。
孟選已給武媚娘把過脈,武媚娘已有近兩個月身孕。
也就是說,肚裡的小生命,應該是一月末到二月初產生。
宮廷內侍們,記錄著皇帝與皇后嬪妃們的每一次房事時間。
在這半個月期間內,李治臨幸了武媚娘四次,一切吻合,皇帝沒有被帶綠的可能性。
武媚娘慵懶的靠在榻上,一隻手按在跟正常人沒有任何區別的肚子上,微笑的望著身側的李治。
「陛下,想不出就不必心急了,這孩子還要大半年才出來呢,慢慢想也行呀。」
李治擺了擺手,道:「左右無事,給他早點起個名字也好。」
他原本想給李顯取一個更好聽的名字,然而想的越多,越拿不定主意。
隱藏在他體內的選擇恐懼症,似乎又犯了。
「皇后,不如你來想一個?」李治提議道。
武媚娘略一沉吟,微笑道:「不如叫李哲吧?」
李治沒有聲。
原來的李顯本名就叫李哲,冊封太子時,才改的名。
武媚娘瞧出他不喜歡,又道:「那取個裕字,如何?」
李治問:「何解?」
武媚娘微微一笑,道:「裕者,豐饒富足也,《荀子·富國》中,有裕民足國之說,希望借這孩子的降生,能讓天下百姓富足安康。」
李治點點頭,正要答應時,腦海中浮現出一個慫慫的「太子」形象,仿佛還在呼喊:「閣老,救我!」
李治深吸一口氣,心中拿定主意。
「就叫李顯吧。」他說。
保持原名,可以讓自己保持警惕,時刻關注李顯的教育問題。
就跟李弘一樣,李治一想到李弘,就想到這孩子活不長,時刻注意給他鍛鍊身體。
武媚娘點頭笑道:「多謝大家賜名。」
古時胎兒易折,皇家同樣如此。
為了保證孕婦的身心健康,皇帝都會特下恩旨,允許懷孕嬪妃母親,入宮照顧。
武媚娘身為皇后,自然更加如此,不僅楊夫人入了宮,武順也三天兩頭的往宮裡跑。
楊夫人除了陪武媚娘說話外,還有一項重要的工作,胎教。
太任生周文王時,就嚴格做好胎教工作,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淫聲,口不出傲言,以胎教子,而生文王。
所以楊夫人平日時時提醒武媚娘,注意言行,武媚娘也無法再侍寢,手上戴了枚金戒指。
戒指在唐朝被稱為指環,戴上指環,便代表戒身之意,妊娠期間,絕不可再侍君王。
武媚娘懷孕的第三天下午,武順又進宮了,臉色很不好看。
「順兒,心情不好就別進宮,別惹皇后心煩。」正在陪武媚娘說話的楊夫人訓斥道。
武順握住母親的手,道:「母親,您該知道,為自個的事,兒能忍則忍,可這與敏之有關,兒不能不說啊。
2
武媚娘眉頭一皺,揮了揮手,屏退下人。
楊夫人平日最鍾愛的就是賀蘭敏之,直當成了心頭肉,忙問:「敏之又怎麼了?」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