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薛仁貴殺降
四月是梅子黃熟的季節,天氣陰沉多雨,又稱梅雨季節。
鄯州與涼州之間的黃土大道上,一支運糧隊正在緩慢前行。
這支運糧隊剛從長安離開不久,運糧的多是河北流民。
他們在長安附近縣城待了幾日後,登記入籍,被遷往庭州居住。
天空陰沉,烏雲低懸,似乎隨時會有一場梅雨落下來。
護衛運糧隊的是一支兩百人的營隊,領軍校尉抬頭看了一眼天色,面露憂色。
運糧的隊伍最怕陰雨天氣,不僅行路會變得更加艱難,就連糧食也會被打濕,容易腐壞。
「都走快點!再走五里就到驛站了,可以歇息一陣,順便躲躲雨。」
校尉大聲呼喊著。
唐朝的郵驛非常發達,長安以西,每三十里都設有一個驛站。
驛站有房舍、馬既、倉庫,並備有車、牛、馬、驟,既可傳遞情報,也可為轉運軍需物資的隊伍,提供一個休息的地方。
這些流民受到朝廷賑濟後,一路上有吃有穿,對生活多了些盼頭,運糧都格外賣力。
運糧的是篷車,唐朝驟馬多,每輛篷車都有驟馬在前面拉,人只需在後面趕車就行。
遇到上坡或路況不好時,才需要推上一陣。
李莫哥一家也在運糧隊伍里。
此時正好是上坡,他卯足力氣,在車後用力推著。
不僅妻子程氏在幫忙,兒子李慕唐小小年紀,也拼了命推著運糧大車。
又行了三里路,天上果然下起了雨。
眾人穿上蓑衣蓑帽,繼續趕路,終於在天黑之前,趕到下一個驛站。
他們運送的糧食,既是給前線將士吃的,也是他們自己的口糧。
眾人在驛站一間屋子裡歇腳,順便起鍋造飯。
驛站里有一名老驛卒,年輕時走東闖西,不僅去過庭州,還去過碎葉城。
眾人將來都要在庭州安家,故而一邊端著飯碗,一邊聽老驛卒講述庭州的情況。
那老驛卒咧嘴一笑,露出滿口殘缺不堪的老黃牙。
「你們運道不錯,要是以前去庭州,肯定沒安生日子可過,現在去的話,興許能過上幾年日子。」
有人問:「為什麼?那裡沒房子住,沒有田耕嗎?』
老驛卒道:「嗨,房子多的是,田也耕不完。」
「那是稅收很高嗎?」又有人問。
「那就更不提了,賀魯叛唐之後,庭州就不收稅了。」
「是賀魯劫掠庭州的緣故吧。」那名校尉從外面走了進來。
老驛卒看了他一眼,陪笑道:「還是您知道的多。正是如此,自賀魯叛唐以來,年年劫掠庭州,不知多少百姓,劫去給突厥人當奴隸了。」
李莫哥皺眉道:「庭州不是有安西軍嗎?任由突厥人劫掠?」
老驛卒警了他一眼,道:「人家小股小股的騎兵來,來去如風,一次劫一點,安西軍也沒法子。」
有人笑道:「幸好朝廷剿滅了賀魯,咱們去了後,倒不必擔驚受怕。」
老驛卒搖頭道:「那也說不準,突厥人就算投降朝廷,過個幾年,又會造反,也不知能安生幾年。」
眾人臉色頓時有些蒼白。
李莫哥冷哼道:「朝廷大軍幹嘛不殺光突厥人?」
老驛卒道:「那些突厥人都精的很,發現打不過咱們唐軍,立刻就投降了,
總不能殺降兵吧?」
便在這時,外面有馬蹄聲響起。
老驛卒耳朵動了動,皺眉道:「聽這聲音,是六百里加急啊,前線又出變故啦?」
起身出了屋子,眾人也都跟出去瞧。
只見一名驛卒策馬奔來,背後插著一根旗子,上面寫著「驛」字。
老驛卒瞧見旗子顏色,道:「果然是六百里加急。」
那驛卒奔到驛站門口,早有替換的驛卒牽著馬,在門口等著了。
兩人交接旗子和公文,新驛卒策馬揚,冒雨朝著鄯州方向急行。
那奔來的驛卒累壞了,被其他驛卒帶到屋子裡,提供飯食。
老驛卒走了進去,問道:「小劉,出什麼大事了,怎麼又有六百里加急?」
那驛卒咕嚕咕嚕喝了幾大口水,喘著氣道:「我也是聽別人說的,好像是咽城的薛仁貴將軍,殺降了!」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