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後宮例會
正日大朝會這天,太極宮又是一片熱鬧李治在前朝接受百官朝拜。武媚娘在後宮給嬪妃們賞賜歲例。
與去年相比,前朝發生很大變化,這其中,宰相就換了一大半。
崔敦禮死後,李治並未再添新的宰相,而是把尚書左僕射于志寧,遷為了侍中。
尚書省左右僕射雖位高權重,然而實際職能,已被六部長官所替代,就算不設置也沒有影響。
就比如李這個右僕射,從來不去尚書省坐衙,也沒有任何妨礙。
李治這番安排,就是為了減少宰相的數量,從而加強皇權。
永徽八年,大唐的宰相只剩六人,分別是:李、劉仁軌、于志寧、李敬玄、辛茂將、閻立本。
這六人除于志寧外,全都是李治親手提拔拜相,不會再有人跟他明著唱反調了。
去年由長孫無忌押班,代表群臣向李治拜年,今年則換成了李。
這一年多來,李一直默默支持著李治,真正稱得上勞苦功高。
而且他十分低調,只會在李治需要他的時候出現,平日是看不到他的人影的。
李治當然要給予回報,讓他享受一下和長孫無忌一樣,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首臣尊榮。
與前朝相比,後宮就沒什麼變化了。
嬪妃依然是三個,連個新才人、美人都沒有,九嬪就更不用提了。
後宮的女人都很有默契,皇帝既然不主動擴充後宮,誰也不會沒事找事,給自己找個分寵的。
武皇后雖然強勢,然而一年下來,只要大家安分守己,她也不會刻意針對誰。
有過之前武氏斗蕭王的那段詭動盪的後宮經歷,大家都對現在的平和日子很滿意。
除嬪妃外,命婦們去年都沒有參加例會,今年卻不同,周國夫人姬持一大清早就來到後宮,
成為立政殿內唯一的一品國夫人。
原本徐槿還擔心姬持是來惹事的,後來見她與武皇后言談甚歡,甚至帶著幾分巴結,才知她是來為皇后站台的。
其實哪用得著她站台?
武皇后三子在手,後宮嬪妃們早就熄了跟她爭寵的心思,只求安安穩穩過日子便行。
例會在一片平和中度過。
大家都很滿意,因為今年貢品多了,尤其是西域國家的貢品,比往常多了一倍。
去年還是搶手貨的烏膏,今年已經人手十盒了。
鄭貴妃拿著一隻白玉觀音像把玩了一會,笑道:「今年倒是有很多祈福的東西呢。」
武媚娘手中也拿著一串寶纓絡,微笑道:「都是天竺那些國家送來的,你們都多拿一點,好早點給陛下誕下子嗣才好。」
皇后有三個兒子,故而這話說的格外大氣。
眾女正有此心思,也不再客氣,紛紛選中心儀的祈福飾物。
其中有三物最為珍貴,分別是:象牙佛塔、舍利寶塔、菩提子佛珠。
三女各自選了一樣,劉充媛因為有兒子了,所以最後選,
姬持也帶了幾件道門求子的平安符,給每人送了一個。
這一批貢品選完後,武媚娘拍了拍手,又有一隊宮人端著一盤盤光鮮奪目的貢品過來了,竟有大半都是樂器。
徐槿側頭一笑,道:「這回鄭姊姊可要歡喜了。」
鄭貴妃笑道:「這些樂器好看是看好,卻並不適合演奏,只能拿來當裝飾品。」
原來這些樂器要麼是金銀所制,要麼鑲嵌著珍珠寶石,光鮮亮麗,卻並不實用。
隨著宮人們走近,眾女都發出讚嘆之聲。
原來其中有兩件樂器十分奇特精緻,一種看起來像只鳳鳥,另一種看起來像龍。
劉充媛走到那隻鳳鳥樂器旁,感嘆道:「天下竟還有如此奇特的樂器!」
此器似琴,面飾皮,弦有十四根,項有,鳳首向外,有首。
武媚娘道:「鄭妹妹是器樂大家,可知此為何物?」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