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李勣面聖
次日清晨,李早早進宮。
過了朱雀門後,騎著小馬穿過承天門大街,過承天門,到兩儀門時,方才下馬步行,很快來到甘露殿外。
李治昨晚宿在承香殿,剛起床在殿內和劉充媛一起用膳,便聽到李求見後。
他也顧不得再吃東西了,快步來到甘露殿。
李平日一向很少入宮,每次入宮都有大事,更何況這麼早入宮。
李敘禮畢,直接向李治說道:「陛下,老臣昨日去了昭陵,見過長孫無忌。」
李治已經聽陵令匯報過了,並不吃驚,先讓王伏勝給李搬了張椅子,這才問道:「不知李公因何事去見元舅?」
李嘆道:「吐蕃之事,陛下雖未怪責老臣,老臣卻心中有愧,讓陛下幾個月功夫白費。所以去請教長孫無忌,關於祿東贊之事。」
李治目光一閃,他最清楚長孫無忌的能力,若不是礙於兩人關係,很多事情上,他其實也很想請教一下長孫無忌。
「元舅怎麼說的?」
李遂將長孫無忌利用蘇毗女王的謀略說了。
李治沉吟半響,點頭道:「此法倒可以一試,縱然無法收服蘇毗貴族,只要讓他們與吐蕃贊普離心,也不吃虧。」
李又道:「長孫無忌還說,祿東贊經過此事後,很可能出手報復,最有可能選擇的地方,是安西都護府。」
李治臉色微變:「安西?」
李疑惑道:「陛下,怎麼了?」
李治表情凝重,沉聲道:「昨日朕剛剛收到安西都護元守禮的一份奏章,他說龜茲國君臣不和,國王和宰相劍拔弩張。」
李身子前傾,緩緩道:「老臣沒記錯的話,龜茲宰相叫那利,國王叫布失畢吧。」
李治道:「李公記得一點不錯,就是這兩人不和。」
李皺眉道:「那就奇怪了,老臣記得那利一直忠心耿耿的輔佐布失畢,兩人因何生隙?」
那利是龜茲國宰相,又被尊稱為賢相,貞觀二十二年,跟隨龜茲王布失畢一起叛唐,投靠突,最終被大唐擊敗。
龜茲國都城被攻陷後,那利依然不肯死心,暗中聯絡突厥人,來了個裡應外合。
郭孝恪就是死於那一戰,
唐太宗為收攬人心,赦免了兩人,讓他們返回龜茲國。
自那以後,龜茲國也從大唐屬國,變成大唐的安西四鎮之一,需聽安西都護府命令。
「據元守禮說,那利與龜慈王妃私通,還被龜茲王知道了。如今君臣猜忌,元守禮不知如何處理,便派人把他們送到長安,讓朕來裁決。」李治緩緩道。
李沉聲道:「不對勁,那利素有賢相之名,怎可能與王妃私通?」
李治原本並不當回事,這時也察覺出不對,目光閃動,道:「你懷疑是吐蕃人搞鬼?」
李道:「龜茲王殘暴,不得國人之心,全靠那利支持,才能穩固王位。陛下,您想想,等他們到了長安,您會如何處置?」
李治沉吟了一會,道:「此事是那利的責任,況且郭孝恪當年之死,他也要負上責任,朕應該會把他關起來吧。」
李道:「到時布失畢獨自回國,必定不被國人承認,吐蕃人再暗中挑撥,龜茲國定會大亂!」
李治點點頭。
龜茲處於安西都護中心,稱得上安西都護府最重要的地區。
龜茲國若是混亂,整個安西都護府都得亂起來,到時突厥人再被挑動反叛,吐蕃軍隊趁勢北上,後果將非常嚴重。
李治深吸一口氣,道:「伏勝,立刻傳旨,讓護送龜茲王和那利的軍士,帶著他們前往碎葉城,朕再給裴行儉傳一道密旨。」
李忙問道:「陛下準備讓裴副都護怎麼做?」
李治很快寫下一份旨意,遞給李瞧了瞧,
李看完後,微笑著點了點頭。
裴行儉站在碎葉城東門的城牆上,極目遠眺。
這座城池還在修建中,因東門在計劃中修的最晚,到現在還沒動工,城牆顯得非常低矮,距離地面只有一丈不到。
碎葉城又名素水葉城,因其北面有一條素水葉河環繞,故而得名。
素水葉河在碎葉城東邊,向南而拐,東邊的商隊要來到碎葉城,就必須先過一座木橋。
裴行儉來到碎葉城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木橋旁邊重新修建了一座寬闊的石橋。
石橋還在動工之中,不過只要修建好了,裴行儉相信會有更多商人從碎葉城經過,而不是選擇南邊的葉支城。
碎葉城的人口雖還不多,卻有很多唐人,其中還有一支是隴西李氏的旁支,也不知是何原因,
遷移到碎葉城居住。
裴行儉帶領大軍駐守碎葉城後,最高興的就是這些唐人,他們有錢出錢,有力出力,都積極配合裴行儉發展碎葉城。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