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這也能偽造?」
阿邊麻呂微微一笑道:「這裡是長安,什麼東西都能偽造。」
津守吉祥道:「那就好。另外還有一件事,也需要你幫忙。」
阿邊麻呂道:「什麼?」
津守吉祥道:「這次我們不僅奉命出使大唐,大王還給我們派了一個任務,
讓我們在長安城待一年,學習唐人的先進技藝。」
其實在永徽五年,倭國的使節團就來過大唐學習技藝,阿邊麻呂就是當時的副使,後來留下。
當時倭國人表示心慕大唐文化,希望奉大唐為正塑,以大唐為老師,學習大唐禮儀文化。
唐高宗非常高興,准許倭國人進兩館六學、六部五監的書庫,抄閱記本,從而將中華之禮,聖人之學,傳於番邦。
倭國人在長安待了一年六個月,抄閱了三大箱子的書,這才心滿意足的返回了倭國。
阿邊麻呂道:「大王還要繼續學習大唐嗎?」
津守吉祥笑道:「那是當然,向強者學習,自己才能變得強大,這些年大王在太子輔助下,學習唐朝的政策,讓國家變得有多麼強大,你也看到了吧?」
倭國第一次遣使大唐是在貞觀四年,當時遣唐使回到倭國,倭國卻因為外戚專政的局面,並未太重視。
直到貞觀十九年,倭國大王才終於剪除外戚蘇我氏,控制朝局。
自那以後,倭國王子向一位留學長安的僧人請教,勸說倭國大王改革政治。
倭國模仿大唐,將土地收歸國有,建立戶籍制度,實行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調新稅法,廢除世襲氏姓統治制度,建立中央集權的行政機構。
自那以後,倭國國力突飛猛進,四處征戰周圍的小島國,也開始題朝鮮半島的土地。
阿邊麻呂點頭道:「那倒也是,唐人的冶煉技術必須先學過來,就能打造更堅固的兵器和鎧甲。」
津守吉祥道:「這些是後話,還是先想辦法參加各國集會吧。」
半月之後,阿邊麻呂便拿到了一份偽造的國書。
因為去年假使節的出現,鴻臚寺今年檢驗各國使節時,更嚴厲了一些。
好在鴻臚寺重點關注的是人,國書只隨意看了一眼,這東西很容易搶到手,
不值得信任。
津守吉祥一行人都是正牌倭國人,也不怕唐人訊問,最終得以通過審查,成功被登記上冊,能夠參加明日的正日大朝會。
次日一大清早,津守吉祥和阿邊麻呂早早起床,準備參加唐人的大朝會。
剛出坊,就發現長安大街上已經戒嚴,三步一崗,五步一哨,儘是披甲執銳的金吾衛。
幸好鴻臚寺給倭國發了兩張牌符,兩人得以通行,很快來到朱雀門外。
門外已經聚攏了大唐官員以及各國使節。
津守吉祥兩人站在偏遠的角落,四顧看了一眼,瞧見不少外國使節與大唐官員談笑風生。
「麻呂,你在長安這麼多年,應該也認識幾個唐朝官員吧,該介紹我認識一下吧。」
阿邊麻呂四顧搜索了半響,道:「等一會,他還沒來。」
津守吉祥皺眉道:「只有一個?」
阿邊麻呂嘆道:「本來有兩個,結果有一個因為犯了事,被唐朝皇帝給罷免了。」
津守吉祥變色道:「犯了什麼事?不會與你有關吧?
O
阿邊麻呂橫了他一眼,沒好氣道:「別胡說,是大唐皇帝整飾吏治,將他給辦了。」
津守吉祥笑道:「大唐皇帝還真是嚴厲啊,就跟咱們那位中大兄王子一樣嚴厲。」
便在這時,遠處走來一名年輕的大唐官員,周圍不少官員瞧見他後,都快步過去見禮,顯然這人頗有地位。
阿邊麻呂喜道:「他來了,走,我帶你去拜見他!」
津守吉祥忙道:「等會,那人年紀輕輕,只怕品級不會有多高吧?」
阿邊麻呂哼了一聲,道:「品級確實不高,他卻是大唐皇后的侄子!」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