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陛下,何不封禪泰山?
一月初三的禁苑狩獵,李治沒有再參加,讓越王李貞代替自己主持。
唐朝的將領也換了批人選,裴行儉、高侃、蕭嗣業、程務挺和周智度。
全都是年輕一輩的將領,李治已經有意識在培養大唐下一代將領。
最終結果出爐,大唐獲勝,裴行儉也在這一場狩獵大放異彩,狩獵超過六十隻獵物。
李治頭疾的事,前朝後宮不少人應該都察覺到了什麼,卻也不敢多言,故而風波很快平息。
初三的夜晚,李治來到立政殿。
他脫好衣服後,躺在立政殿那張舒適的寢榻上,將武媚娘抱在懷裡,伸手輕撫她的臉頰。
「媚娘,朕頭疾的事,你應該已經知道了吧。」
武媚娘抬頭望著他,幽幽道:「妾身已聽孫神醫說過了。」
李治笑道:「那你為何沒有來找朕?」
武媚娘輕輕道:「妾身知道陛下一定煩惱,不敢打擾,故而一直在殿內等著陛下。」
李治伸出一根手指,在她長長的睫毛上抹了抹,嘆道:「你總是那麼懂事。
三年之後,朕便要以巡獵之名,離開長安,調養身子,媚娘,你想跟朕一起去嗎?」
武媚娘眼中閃過一道亮光,道:「妾身是您的皇后,陛下去哪,妾身自然跟到哪。」
頓了一下,眉頭一皺:「只不過———.」
李治道:「怎麼?」
武媚娘道:「妾身和陛下離開後,妾身怕世家派系死灰復燃,那些清流官員也未必可靠,難免不會成為下一個長孫無忌。」
李治見她緊眉頭,認真思索的模樣,伸手指點了點她的鼻子,笑道:「你倒比朕還憂慮。」
武媚娘嗔道:「妾身不是替陛下在考慮嗎?陛下還笑我。」
李治笑道:「不必擔憂,朕打算立弘兒為太子,由他監國,大臣們就不會有多餘心思了。」
武媚娘眼中閃過一道異彩,低聲道:「只恐弘兒還小,無法擔當監國重任。」
李治道:「放心吧,有大臣們輔佐呢,況且三年之後,弘兒也快十歲了,也不小了。」
武媚娘忽然扭動了一下身子,靠在李治肩膀上,側頭望著他,道:「陛下,
妾身有個想法,也不知該不該說。」
李治笑道:「說吧。」
武媚娘道:「妾身一直覺得,神佛之事,不可盡信,卻也不可不信。」
「媚娘,你想說什麼?」李治眉頭一皺。
武媚娘柔聲道:「九郎,妾身能生三子,你就不覺得很奇妙嗎?冥冥之中,
似乎真的有某種力量,在護佑著妾身。」
李治默然不語,這就是封建迷信。
武媚娘這般理智的女人,一樣會被其所影響,將偶然之事與神明聯繫起來。
武媚娘輕輕道:「九郎,你是天子,必定得到上天護佑,何不去泰山封禪,
向天地禱告,也許你的風疾就能痊癒了呢?」
李治道:「你讓朕封禪泰山?」
武媚娘忙道:「妾身只是提議,縱然無用也無妨,也能彰顯大唐之威,若真能治癒頭疾,豈不是好?」
李治沉聲道:「媚娘,封禪這種事,勞民傷財,可並不是無用也無妨。」
武媚娘低下頭,道:「妾身只是————」
李治嘆了口氣,道:「朕知道你關心朕的身子,不過神佛之事信不得,能夠相信的只有孫神醫。」
武媚娘低聲道:「妾身知道了。」
次日清晨,李治、武媚娘和李弘三人在立政殿用膳。
李治警了一眼安靜用飯的李弘,忽然道:「弘兒,最近可一直在踢鞠球?
,
李弘忙放下碗筷,拱手道:「回父親,每月三次的鞠學,孩兒從未落下,
自覺頗有長進。」
武媚娘笑道:「這孩子不僅在練習鞠,還開始學習弓箭,射術也似模似樣了。」
李治因為自己身體的緣故,十分重視李弘的身體,當即道:「待會吃完後,
射給我瞧瞧。」
膳後,李弘站在樹前兩丈開外,用一柄特製小弓,連射三箭,全部射中掛在樹上的靶心。
李治點了點頭,道:「不錯,以後繼續保持,朕就是小時候沒注意鍛鍊,身子骨太弱,頭疾才早早發作。」
武媚娘聽到此話,心中一驚,暗道:「九郎應該是擔心弘兒也有天疾,才一直讓他鍛鍊身體。」
離開立政殿後,李治回到甘露殿,剛來到後殿,便有一名內侍過來通傳,說鴻臚寺卿戴至德求見。
李治來到正殿,命人傳戴至德入殿。
敘禮畢,戴至德道:「陛下,倭國又派來了使節團,希望和永徽四年一樣,
留在長安,學習我大唐禮儀。」
李治皺了皺眉,翻動著永徽四年的記憶,這才知道倭國遣唐使已經來過大唐兩次了。
一次是貞觀四年,一次便是永徽四年。
「你覺得可以同意此事嗎?」他問。
戴至德見李治表情,隱隱覺得皇帝態度有變,小心翼翼道:「陛下,永徽四年,他們就來過一次,其中還有一位道昭和尚,拜師玄奘法師為師,學了三年佛法,去年才回倭國。」
李治冷淡道:「當時是當時,現在是現在,朕問的是現在,你覺得此事可行嗎?」
皇帝的態度已經非常明顯了,按理來說,戴至德應該立刻順著皇帝的意思,
拒絕他們。
然而倭人這次來唐的經歷,非常坎坷,讓戴至德生出一起側隱之心。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