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唐,我妻武則天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27章 朝野共慶 聖人憂心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第227章 朝野共慶 聖人憂心

唐朝節日很多,一年官定假日一百多天。

除了每月三天旬休外,正日、冬至休假七日,上元節、清明寒食休四日,夏至和臘日休三日。

其他如上巳、端午、七夕、重陽、各大節氣,都有假日。

除法定節假日,還有三月祭祀假、五月田假、九月授衣假。

授衣假每年九月末放,給官員們一日時間,準備過冬的衣服,準備迎接冬天的到來,以免生病。

明日便是授衣假,高有道三人申時中牌不到,便早早處理完了幾日的差事,

準備去痛飲一杯。

盧照鄰整理了一下衣服,起身笑道:「元兄,郭兄,我們在八仙樓訂了一間包房,準備飲宴一番,兩位可要同行?」

經過這一年多的同僚生活,元萬頃和郭正一與三人關係倒是熟悉了些,不過,卻總隔著一層距離。

「多謝盧兄邀請,不過我們已經和薛元超約好了,去芙蓉園賞菊,下次吧。

回答的是郭正一,這個下次他也不知說了多少遍,然而每次邀請,依然還是下次。

盧照鄰挑了挑眉,不再多言,轉頭朝一名內侍道:「康常侍,那我等告退了。』

那內侍是甘露殿四大內常侍之一,名叫康多福,負責左偏殿的管理,長的白白淨淨,笑起來一臉和善。

「幾位郎君請便,走的時候別忘了把衣袍帶上。」

授衣節不僅放假,皇帝也會給高品官員賜冬衣,按理來說,只有五品以上官員才有。

高有道幾人的衣服,是李治特意下恩旨賜下。

幾人從低級內侍手中接過冬衣,紛紛朝著正殿方向一拱手,這才離開了甘露殿。

沿著外宮道而行時,杜易簡忽然冷哼了一聲。

「這郭正一平日看起來謙卑,其實骨子裡根本瞧不起我們,盧兄每次邀請,

有時元萬頃都想同意了,他卻每次都拒絕。」

盧照鄰和高有道聽了後,都沒有做聲。

杜易簡是個很喜歡交朋友的人,然而遇到那些盛氣凌人的人,他也會非常記仇。

「哼,他們得意什麼,再過幾年,高兄的品級就能超過他們,盧兄更不用提了,尚了公主後,只怕要和狄兄一樣,連升十幾級!」

盧照鄰面色一紅,汕汕道:「別瞎說,公主殿下只是喜歡我的詩詞,我這樣的人,哪配得上公主呢?」

杜易簡微微一笑,道:「那可由不得你,公主若是看中你了,你跑也跑不了盧照鄰偏過頭去,假裝看風景。

高有道忽然道:「其實你錯怪郭正一了。」

杜易簡微微一愣,道:「此話怎講?」

高有道道:「出宮再和你解釋吧。」

三人沿著外宮道,一路向南急行,很快出了承天門,杜易簡再次詢問,高有道卻依然不答。

直到出了朱雀門後,穿過橫街,高有道才低聲道:「其實郭正一是故意跟我們保持距離。」

「故意?」

高有道緩緩道:「你仔細想一想,如果我們和郭、元二人關係親密了,會有什麼後果?」

杜易簡愜了愜,一時沒有領會過來。

盧照鄰卻恍然大悟,道:「不錯,是我孟浪了,不該邀請他。」

杜易簡這時也反應過來了。

皇帝之所以將他們五人分成兩組,就是為了相互監督,以免五人聯合起來,

蒙蔽聖聽。

雖說他們真的關係親密了,也沒那個膽子,可只要存在這種可能,皇帝就不可能坐視。

到時候,不是他們三人被調走,就是郭正一兩人被調走,必定會有新人取代一方。

杜易簡不敢再討論這個話題了,抬頭望著大街,笑道:「今日可真熱鬧。」

盧照鄰微笑道:「那是當然了,前線捷報不斷,馬上就要消滅吐蕃了,大家心裡都高興啊!」

七月初一,唐軍便進入吐蕃。

討伐的理由也很簡單,吐蕃贊普無道,無故征討蘇毗國,大唐應蘇毗女王之請,幫助蘇毗復國。

兩年前,大唐就跟吐蕃幹了一仗,當時是為了保護吐谷渾,薛仁貴也因此一戰成名。

唐朝百姓們都很關注武事,知道吐蕃吞併吐谷渾後,就會威脅到大唐,所以對此次攻打吐蕃,都非常支持。

戰事開始之後,結果卻令所有人都大吃一驚,尤其是在朝的官員。

大臣們都知道皇帝對吐番評價很高,一直把吐蕃當做勁敵。

誰知攻打之後,薛仁貴率領諸羌聯軍,一路勢如破竹,連克十城,朝著吐番都城不斷逼近。

不僅唐軍進軍順利,就連六詔國聯軍也節節獲勝,馬上就要跟唐軍會師了。

眾人驚訝之餘,還以為是皇帝過於高估了吐蕃,朝野上下,都一片喜慶,就等著薛仁貴攻破邏些城的捷報傳回。

杜易簡笑道:「聽說吐蕃發生內亂,軍隊沒有戰心,自然不是咱們對手了。

辦高有道看了他一眼,糾正道:「不僅是這個原因,最主要,還是因領軍將軍是薛將軍,若是別人領軍,未必能有此結果。」

杜易簡知他對薛仁貴極為推崇,若是說一句薛仁貴不好,他能跟你爭一天,

當即敷衍了一句。

「是是是,也多虧了薛將軍!」

「什麼叫也?」

說話間,三人已來到興道坊,遠處已能瞧見八仙樓,只見樓外竟有人在排隊。

杜易簡道:「哈哈,我就知道今天人一定會很多,幸好咱們提前預定了位置三人來到樓外,報了名字,得以進入樓內。

只見一樓已經全部坐滿,到處都是吆喝聲,跑堂的店伙腿都快跑斷了。

三人訂的包房在二樓,正要上樓梯時,忽聽身後傳來一陣呼喊聲。

「讓開讓開,都讓開,別擋道。」

高有道轉頭一看,只見四名豪奴開道,身後跟著幾名錦衣少年,全都在十五歲到二十歲左右。

瞧見這些少年郎後,高有道三人也只能讓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