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唐,我妻武則天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49章 李義府再拜相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李義府心中一驚,沉默下來。

張柬之道:「百姓們跟商人打交道,本就容易被欺騙,到時候朝廷收的稅一樣,百姓卻需要多交糧食,利潤都被商人賺取了。」

李義府道:「那依你之見,還是收實物?」

張束之道:「下官以為可以折中一下,百姓們還是交實物,讓地方官員去換成銅錢,就不會吃虧了。」

百姓與商人相比,是弱勢群體,官員則相反,膽子再大的商人也不敢賺朝廷的便宜。

李義府點點頭,道:「那就按照你說的,上一道奏試試吧。」

當天夜裡,李義府便寫好一份奏章,次日派人送到了甘露殿。

其他官員也都和他一般,紛紛上奏,導致左偏殿內的高有道幾人,工作量大為增加。

不僅如此,因為李治下了旨意,凡是與田制、稅制有關的奏章,直接送到正殿。

李治的龍案上,久違的堆滿了奏摺。

為防止頭疾惡化,他不敢太過操勞,每天就處理兩個時辰。

結果足足花了五天時間,才將這些奏章看完。

這其中李義府的奏章最合他心意。

這天上午,他將李義府喊了過來。

「李卿,你呈上來的奏章朕看過了,你能考慮到民間換糧的不易,足見對民生的關注,朕很欣慰。」

李義府微笑道:「陛下過譽了,臣平日休沐時,就喜歡去長安城外的田舍走走,與村莊的百姓們交流,故而對他們的情況還算了解。」

李治道:「你這個習慣很好。中書省一直少一個中書令,閻立本又需要兼顧工部的差事,朕看你可以補上去了。」

李義府欣喜不已,躬身道:「臣多謝陛下!」

李治想了想,道:「稅制改革的事先不急,等田制改革全部推進之後,沒有任何問題,再慢慢推進。你可以先準備著,到時候此事就由你來辦!」

李義府振奮道:「臣領旨!」

李義府拜相的旨意,兩天之後才頒布。

群臣得知他再次拜相後,都十分吃驚,紛紛打聽,才知他在稅制改革的事情上,迎合了皇帝心思,才再次拜相。

許敬宗得知此事後,氣的差點吐血,他一次沒拜相,李義府竟連拜兩次,人比人,真是氣死人。

去年官員考評的結果也出來了,除了李義府的官職變動外,還有很多官員的職位發生變化。

杜正倫升為了中書侍郎,長孫詮被任命為萬年縣令,杜易簡和盧照鄰的本階官也終於升了,元萬頃和郭正一也各升一級。

薛元超被補為戶部侍郎,李元芳也升為內領衛中郎將。

除了官員官職變化之外,還有一名吏員的升品,引起了不小動靜。

升品之人正是杜復,他的中書省令史幹了還不到一年,竟升為了崇文館校書郎。

雖說皇帝降低了吏員升品的流程,但杜復這升職速度,比同期的科舉前三甲都要快,不得不令人驚異。

眾官員只當是鄭氏在背後出了力,畢竟鄭貴妃曾派人關照過杜復。

只有高有道知道,杜復是因為協助內領府,探聽大食國的消息,才升了官職一月開年,官員的變動,也讓大唐廟堂呈現一番新的態勢。

然而令人不安的是,從去年十二月末,已經半個多月,前線都沒有傳來新的軍情。

蘇毗部是否打下了邏些城?

祿東贊還在阻擋薛仁貴大軍,又或者已經撤軍回援?

還有北面戰場,欽陵與大食人的戰爭,可分出了勝負,蘇定方又有什麼行動?

正日的喜慶與喧鬧逐漸遠去,等在前方的是關乎大唐未來的吐蕃戰事結果。

就在李治和群臣等的越來越心焦之時,一份八百里加急的軍報,隨著驛卒進入了長安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