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東宮十率
數日之後,西羌大捷的消息便傳遍朝野上下。
前線也不斷的傳回新的消息。
吐蕃小贊普在大食軍隊來到邏些城時,便帶領大臣和王室,逃離都城,並且已經與祿東贊等人匯合,逃往天竺,
大食人占據邏些城後,便升起大食國旗幟,顯然打算占著不走了。
一月下旬,唐軍帶領諸羌部落、六詔聯軍、蘇毗茹、象雄等軍隊,包圍了邏些城,三面包圍,只給北邊留了一條路。
城中的大食人派使節出城談判,說大食使節正在前往長安,希望蘇定方、薛仁貴暫時駐紮城外,等候兩國談判結果。
蘇、薛二人將使節趕回了邏些城,並且給大食軍隊下了最後通,三日後攻城。
到了第三日晚上,大食人見唐軍已派人開始向北門包圍,堵住最後的口子,
終於老實的率軍退出邏些城。
他們撤走前,將城中劫掠了一番,尤其是吐蕃王宮一紅山宮(布拉達宮)。
吐蕃小贊普來不及帶走的寶物,全都被大食人搶走了。
大食人一路向北北,撤退到了噶爾城,又駐紮著不走了。
唐軍則駐紮在邏些城,下安民告示,安撫吐蕃百姓,令諸羌回到原來生活的地方,劃定部落,恢復生產,設立驛站,等待朝廷命令。
與此同時,大唐朝堂之上,也在議論著吐蕃的戰後事宜。
長安城內的市井之中,百姓們茶餘飯後,也都在議論著黑水河之戰。
蘇定方憑此一戰,聲望大漲,已隱隱超過了李,成為長安人心中的第一猛將。
薛仁貴雖然險些吃了敗仗,畢竟還是擊敗了祿東贊的主力,聲望並未下降。
尤其是在崇文館中,憑著李勇的賣力宣傳,眾學子們都知道了戰事的詳細經過,對他依然保持尊敬。
薛訥靠著父親的威名,在崇文館很受歡迎,總有人圍著他,向他詢問薛仁貴的事。
薛訥前幾日還非常高興,然而這日來崇文館上學時,卻苦著一張臉,表情充滿憂慮。
別人問他,他也不答,有人便將情況告訴了李弘。
下學後,李弘在走廊找上了薛訥,向他詢問情況。
李弘是儲君,他的問話不能不答。
薛訥猶豫半響後,支支吾吾道:「殿下,我、我和您說了,您能不能饒過我母親,不要定她的罪?」
李弘異道:「我為何要定你母親的罪?」
薛訥低著頭,道:「因為——.—她可能幹了違法的事———.
李弘皺著小眉毛,道:「那你為何不勸阻她呢?」
薛訥急道:「我勸了,可母親根本不聽我的,父親也不在家,我——
我———」忽然嗚嗚哭了起來。
李弘忙道:「你別哭啊,我不定她的罪就是了,不過你得告訴我,她幹了什麼事,若是太嚴重了,我們得阻止才是。」
薛訥抽了抽鼻子,斷斷續續將情況說了,
他母親柳氏無意中信仰了襖教,平日禱告時,去的正是波斯王子卑路斯所在的襖祠。
薛仁貴在唐軍中地位越來越高,卑路斯自然對柳氏更加的熱情,親自為她解答宗教上的疑難。
柳氏一開始還對襖教半信半疑,時間久了,慢慢就越來越虔誠,不僅捐錢捐物,還幫助卑路斯進入長安城上層階級。
卑路斯平日經常以祭司的身份,去薛府拜訪,還試圖讓薛訥也信仰襖教。
薛訥入學早,平日一直在讀四書五經,對襖教的很多說法產生懷疑,並不願信奉襖教。
昨天夜裡,卑路斯又來到薛府,並且鬼鬼祟票的,單獨與柳氏在一間屋中說話。
薛訥對這個西域和尚不信任,擔心他又蠱惑母親捐錢修建祠堂,便躲在門外偷聽。
卑路斯這次並非勸柳氏捐錢,而是請求她幫一個忙。
根據卑路斯的說法,他的兄長一直在吐火羅國,謀劃著名復國之事,結果吐火羅也被大食消滅,他兄長四處逃亡,無處藏身。
大唐鴻臚寺內,已將波斯國移出入境名單,故而他兄長無法以波斯使節的身份,逃入大唐。
波斯國已經滅國,也無法向大唐提交入境文,也就是說,他兄長無法以合法方法,進入大唐境內。
然而大食正在追殺他兄長,西域小國都不敢收留他,只有進入大唐,才能保住性命。
卑路斯希望柳氏幫忙,在一份他偽造好的文書上,蓋上涼國公薛仁貴的印信。
那份文書上註明著,卑路斯的兄長是薛仁貴派到大食的密探,如此一來,邊關守將便會放行。
薛訥年紀雖小,也知道這樣肯定是不對的,違反了大唐出入境過所制度,當即沖入屋中,想要阻止母親。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