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唐,我妻武則天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66章 皇子出閣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第266章 皇子出閣

從五月開始,昆藏都護府、安西都護府和營州都督府,便不停的有消息傳回朝廷。

這也導致兵部十分忙碌,蕭嗣業每天晚上,都要到戌時之後才回家。

這天晚上,他剛回到蕭府,便聽說太常博士王福時來訪,正在書房等候。

蕭嗣業來到書房,只見王福時正在書房欣賞山水畫。

蕭嗣業書房中的山水畫都是塞外風光,別有一番韻味,他朝王福時笑道:「王兄可去過塞外?」

王福時感嘆道:「一直想去一次,可惜總被俗務纏身,抽不出空。」

蕭嗣業笑了笑,不再這個話題,命下人上了茶。

他是武人做派,茶畢後,便開門見山的詢問對方來意。

王福時放下茶杯,緩緩道:「在下有個兒子,得聖人恩典,在崇文館讀書。」

蕭嗣業笑道:「你說的是令三郎王勃吧,此子神童之名,早已傳遍長安,進崇文館侍讀,是理所當然之事。」

王福時微笑道:「過譽了,三郎平日與杞王殿下,倒是能說上幾句話。」

蕭嗣業目光一閃:「三皇子?」

王福時點點頭,低沉著聲音,道:「蕭尚書也知道,三皇子的生母,因當年那件事受到牽連,一直在山池院。」

「當年那件事」便是廢王立武之事。

此次事件中,王皇后、蕭淑妃都被貶為庶人,兩家可謂同病相憐。

蕭嗣業聽他提起往事,一時猜不透他用意,沉吟不語。

王福時感嘆道:「三皇子年紀越來越大,也越來越懂事,心中思念生母,為此愁眉不展,實在令人同情。」

蕭嗣業慢慢琢磨過味兒來,淡淡道:「王兄何必繞圈子,有什麼話就直說吧。」

王福時沉聲道:「因為王皇后的緣故,我王氏與楊御女、鄭御女還算有一層淵源,所以我王氏想幫助她二人,離開山池院。」

蕭嗣業搖頭道:「請恕在下直言,武皇后剛剛懷孕,這種情況下,陛下必定更加恩寵,你想做成此事,幾乎沒有可能。」

這二人當初跟著王皇后對付武皇后,武皇后一向眶毗必報,自然會反對。

王福時微笑道:「在下既然來找蕭尚書,自然有備而來。」

蕭嗣業凝視著他,道:「哦,你有什麼辦法?」

王福時伸出三根手指,道:「也不算多好的辦法,若是蕭兄肯幫忙,大概有三成把握。」

蕭嗣業沉默了一會,道:「如今世族派系分崩離析,你我也不過是普通朋友關係,你給我一個幫你的理由。」

王福時平靜道:「陛下只要看到楊御女和鄭御女,就有可能想起王皇后,將來王皇后回宮,蕭淑妃便也有希望。」

蕭嗣業抬了抬眼皮,道:「王兄現在還想著王皇后回宮,未免異想天開了吧。」

王福時笑道:()「機會確實小,但也不能完全排除。況且我這個辦法,對蕭淑妃還有好處。」

蕭嗣業道:「哦?」

王福時道:「許王殿下已滿十二歲,到了可以出閣開府的年齡,我們可以上奏,讓許王出閣開府。」

大唐皇子通常都在皇宮長大,等到了一定年齡,就會離宮開府,又被稱為出閣。

出閣也有年齡規定,通常是在十二歲到十六歲之間,至於具體什麼時候,就看皇帝的心情。

李忠便是十二歲出閣,在長安城開府。

通常來說,出閣之後,就要前往封地赴任。

然而太宗皇帝時期,李恪在長安待到十八歲,才前往赴任。

李泰更是一直待在長安,幾乎不用前往封地赴任,最終導致野心膨脹,

與李承乾爭奪太子。

因李泰的緣故,太宗也認識到皇子在長安待太久,未必是好事,便定下規矩,所有皇子必須在十六歲之前離開長安。

換句話說,皇子們能獨立待在長安的時間,也就是出閣與就藩之間的幾年。

李忠身為長子,便是十二歲出閣,以他為模版,上奏讓李孝出閣,群臣都不會反對,皇帝應該也會同意。

蕭嗣業自光閃動,已經明白了王福時的想法,道:「你是想利用許土出閣之事做文章,晉升鄭御女的位份?」

王福時道:「不錯。」

李忠當初出閣,便讓他生母普升為九嬪。

雖說這中間有皇帝補償李忠被廢去太子的原因,若是能形成常例,將來李廉出閣,便也有操作餘地。

這便是王福時說的好處。

蕭嗣業凝目思索了一會,緩緩道:「關鍵還是聖人的態度。」

王福時嘆道:「我也知道,但如何才能知道聖人的態度呢?」

蕭嗣業想了想,道:「最好讓楊御女和鄭御女,都見上聖人一面,你我上奏時,才更有把握。」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