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唐,我妻武則天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78章 三家會盟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第278章 三家會盟

臨湖殿,觀湖台。

李吉默默站在一旁,正在聽營州都督府劉仁願向李治匯報情況。

劉仁願出身雕陰劉氏,祖上是匈奴右賢王劉豹,太宗時期憑門蔭入仕,

年輕時就能徒手與猛獸搏鬥。

如今他四十多歲,正值壯年,在營州軍中任職,整個人像一頭直立的黑熊,又高又壯,充滿懾人的威勢。

劉仁軌剛到營州時,考察軍中將領,一眼便看中了他,還舉薦他回長安,參加禁苑狩獵。

所以李治對他的能力,也還算了解,知道他是一員猛將。

劉仁軌與一般的武將不同,剛到營州,便開始派遣細作,往高句麗和百濟滲透。

而且他派的細作不是普通人,而是大營州都督府的官員,錄事孫寶祥潛入高句麗,主簿辛文陵潛入百濟。

這兩個文官潛入兩地後,竟取得了出乎意料的成果,成功打入兩國官僚體系,探聽到許多機密消息。

劉仁願便是受劉仁軌派遣,從營州回來長安,向李治匯報情況。

其中最重要的一個消息,是契丹與、高句麗、百濟曾暗中會盟,似乎商定好一個對付大唐的作戰計劃。

具體計劃不得而知,不過劉仁軌為謹慎起見,派劉仁願回長安,先將情況跟皇帝說明。

李治聽完後,沉吟了一會,道:「三家若是聯軍攻打營州,劉都督可有應對之策?」

劉仁願拱了拱手,瞪大了眼晴,道:「回陛下,我軍已做好萬全準備,

定讓他們有來無回!」

李治道:「可探知他們進攻的時間?」

劉仁願道:「具體時間並未探知,不過根據辛主簿傳回的消息,他們似乎在等待百濟。」

李治奇道:「等百濟?」

劉仁願道:「是的,高句麗和契丹已經派了好幾撥人前往百濟,似乎是在催促他們。」

李治皺眉想了一會,道:「百濟並不與我們接壤,只能從高句麗過境,

他們催促百濟做什麼,莫非他們的作戰計劃,是以百濟為主?」

劉仁願低頭道:「詳細情況臣就不清楚了,等辛主簿探聽之後,臣一定快馬告訴陛下。」

李治道:「你們為何不主動出擊呢?」

劉仁願道:,「劉都督的意思是,主動進軍的話,會增加後勤負擔,故而選擇以逸待勞。」

李治點點頭。

文官出身的將領,通常會考慮的更仔細一些,若是武將,就會直接張嘴找朝廷要糧草,要民力,不會想那麼多。

眼下河北情況,李治確實不願再勞民傷財,劉仁軌這種做法,更合他的心意。

「好,朕都知道了,你回去告訴劉都督,朕等著他的捷報!」

劉仁願拱手道:「是!」告退離開。

李治端起茶杯,喝了口茶,側頭看向李吉,道:「小吉,你是來匯報鄭氏的案子嗎?」

李吉拱手道:「回陛下,臣已經去過雍州府,那案子鄭氏已經插手..

將自己在雍州府聽到的一切,如實上報。

平日在朝堂上,在李治的面前,每個官員都是一副剛正不阿、公私分明的模樣,然而背地裡,他們卻又是另一副面孔。

李治原本對鄭仁泰印象並不差,他也曾參加禁苑狩獵,為國爭光。

然而涉及到白家地現L元台深為失望慶幸的是,鄭貴妃並未涉入太深,否則李治就更加為難了。

話又說回來,鄭氏雖令人失望,長孫詮這次的態度,令李治感到欣慰。

眼下長孫詮既然還在調查,李治便不打算插手,且瞧事態變化。

「小吉,你繼續幫朕盯著,隨時來報。」他揮了揮手。

小吉道:「臣領旨。」告退離開。

萬年縣公又是空的,長孫詮並不在衙署,向衙役詢問,也無人知道縣令去了何處。

小吉無奈,只好派人盯著萬年縣,自己先返回家中。

他卻不知,長孫詮此時正坐在大理寺衙署內,向狄仁傑和李元芳二人匯報常樂坊案件。

狄仁傑也沒有二話,聽完之後,直接表示願意接手此案。

大理寺的辦案權限是高於雍州府的,故而大理寺要插手,許昂也無可奈何,只能暗罵長孫詮越級、越部門行事。

若是個普通縣令,他一定狠狠參一本,奈何人家是駙馬,他還能怎麼辦呢?

鄭氏也拿狄仁傑沒辦法,好在證據已經都銷毀,縱然是狄仁傑,也沒辦法查下去吧?

另外,這案子有些詭異,鄭玄楷明明殺的是個女人,挖出來的卻是一具男屍。

鄭氏隱隱覺得不對勁,也在暗中調查此事。

三日很快過去。

這天清晨,狄仁傑剛來到辦公房,一口熱茶都來不及喝,長孫詮便找了過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