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帝後同審
兩人一起來到立政殿,只見武皇后正坐在榻上,向三名四五十歲的宮人問話兩人上前,向武皇后見禮。
武媚娘抬了抬手,說道:「你們兩個,是孫神醫的高足吧?」
費十三忙道:「回殿下,我二人確實是孫奉御的弟子。」
武媚娘淡淡一笑,道:「既是神醫弟子,醫術自不必說,我讓你們瞧的那具屍體,可檢驗清楚了?」
孟十一道:「檢查好了,是一具女屍,死亡時間,應該有二十年以上,死的時候,大約二十多歲。另外,死者生前被人用鈍器,砸碎右手食指。」
武媚娘身邊三名老宮人聽到此話,都露出驚異之色。
武媚娘瞧見後,問道:「怎麼,你們知道她的身份嗎?」
左邊那名年紀最大的宮人道:「皇后殿下,死的那人,應該是魏珏,她是王美人身邊的貼身宮人。」
這三人都是當年寶寧殿的當值宮人,武媚娘特意命人找過來,詢問陰妃之事武媚娘眸光一閃,問道:「你能確定嗎?」
年老宮人道:「不會錯的,當年王美人騎馬時,險些摔傷,是魏珏過去接住了她,結果自己右手食指,被馬蹄踩斷了。」
此話一出,孟十一和費十三臉色都有些紅。
他們猜的是被鈍器砸碎,哪知卻是被馬蹄踩傷。
武媚娘目視著老宮人,道:「接著說。」
老宮人似乎在回憶當年情況,一時不知如何開口。
旁邊那名四十多歲的宮人道:「殿下,奴婢記得魏珏的事。」
「好,你來說。」
那宮人道:當時尚藥局的巢奉御看上了魏,德妃娘子便想做主,把魏玉賜給巢奉御。」
武媚娘忽然道:「陰妃很看重那名巢奉御嗎?」
宮人道:「是的,德妃娘子每次身體有恙,都是由巢奉御幫她診的,娘子信不過別的御醫。」
老宮人補充道:「巢御醫也是當時宮中醫術最好的一人。」
武媚娘道:「那後來呢,魏珏是怎麼死的,你們知道嗎?」
四十多歲宮人道:「德妃娘子雖向先帝請了旨意,可魏珏卻不願跟巢奉御,
她請求王美人,向德妃娘子求情,只可惜沒用,德妃娘子還是將魏珏賜給了巢奉御。」
「我們都以為她跟著巢奉御了,沒想到她竟已經死了。」
武媚娘心中一動,暗道:「如此來看,王美人因為魏珏的事,與陰妃失和。」
她又問起王美人暴斃的情況,宮人們都說不知,不過她們提到過一點,王美人得病時,也是巢御醫幫她看的。
由此可見,巢御醫最有機會殺死王美人。
武媚娘聽完後,閉目沉思了一會,朝張多海吩咐道:「去查一下巢御醫的情況。」
直到次日下午,張多海才過來向武媚娘回話。
巢奉御名叫巢叔謀,是隋朝著名醫家巢元方之子,精通藥術,武德年間便入了宮,長期擔任奉御。
貞觀十五年,巢奉御忽然辭去尚藥局奉御的職位,不知所蹤。
有消息說,他跟隨齊王李祐前往齊州,後來李祐謀反,有人曾看到過他,等李祐謀反被平定,他也不知所蹤。
武皇后沉思了一會,朝張多海道:「派人盯著鄧王和蔣王,有什麼消息,立刻回報。」
張多海應諾一聲,領命去了。
王洪忽然急匆匆來到殿內,朝武媚娘道:「殿下,陛下請您過去一趟。」
武皇后當即起身,來到立政殿,令她意外的是,李治是在外殿等她。
武皇后來到殿外,通傳一聲後,進入大殿,鳳目一警,只見階下站著一人,
赫然是狄仁傑。
「臣拜見皇后殿下。」狄仁傑朝她行禮。
武皇后微笑著點點頭,上到寶座台,朝李治斂社一禮。
李治拉著她在龍椅上坐下,問起鄧王的事,武媚娘只說還在調查。
李治道:「那好,你聽聽狄仁傑的話,也許對你有幫助。」
武媚娘側頭朝狄仁傑看了過去,奇道:「狄寺卿不是去洛陽辦案嗎?」
狄仁傑拱手道:「回殿下,此案臣已破獲,故而回來了。」
武媚娘訝道:「這麼快,兇徒是何人?」
狄仁傑道:「臣去抓捕此人時,他已自盡,不知其身份。臣派人封鎖消息,
對外宣稱兇徒還未抓到,隨後悄悄回了長安。」
武媚娘目光閃動:「你這麼做,有什麼用意吧?」
狄仁傑道:「根據臣的猜測,那兇徒是一個死士,受人所派,故意做此連環命案,引臣去洛陽。」
武媚娘眸中多了幾分讚賞之色,笑道:「所以你悄悄回到長安,想知道對方為何調你去洛陽?」
狄仁傑道:「殿下一語中的。」
李治道:「媚娘,朕和狄仁傑商議過,都覺得那幕後之人,可能是鄧王、蔣王中的一人。」
武媚娘點頭同意,這幾日,長安城中發生的大事,也只此一件。
李治又道:「狄卿雖查不出那死士是誰所派,不過已查出他落腳的邸店,根據邸店掌柜的供詞,那人是河北口音。」
武媚娘心中一動,道:「陛下,您心中已有結論了嗎?」
蔣王任地在河北相州,鄧王則在江南襄州,由此便可以判斷,蔣王嫌疑更大李治道:「皇后覺得如何?」
武媚娘道:「妾身剛剛查出來,蔣王的生母王美人,曾與陰妃有隙,陰妃派趙美人殺王美人,也是有可能的。」
李治深吸一口氣,道:「如果真的是蔣王,常山大婚的日子,他一定會有所動作,先靜觀其變吧。」
眼下畢竟沒有確鑿證據,況且蔣王身份特殊,只有等他露出馬腳,才能對他動手。
武媚娘提醒道:「陛下,要不要跟常山提個醒?」
李治想了想,抬手道:「不,可以告訴新城,讓她守在常山身邊。朕總覺得,蔣王要殺常山,應該還有別的原因。」
從常山公主與蔣王的態度來看,兩人曾經關係極好。
就算趙美人殺了王美人,蔣王最多冷落常山公主,不再與她來往,沒道理如此憎恨她!
日子一天天過去,接下來幾日,長安城恢復了平靜,長安城朝野上下,都關注著公主大婚的事。
常山公主的公主府已經修好了。
李治對這個妹妹很寵愛,不僅挑選了一座離皇宮近的府邸,距離新城公主府也很近。
另外,他還給常山公主派了一支兩百人的衛隊。
武皇后挑選出一百零八名內侍、一百零八名宮人,再加上公主院內的幾十名隨侍,都和常山公主一起遷往公主府。
公主出嫁的禮儀繁瑣,皆由禮部負責,不需李治操心。
到了大婚當日,又是一陣繁瑣的禮儀。
李治在兩儀殿宴請群臣,按照規矩,公主也要出拜,群臣皆伏地稽首,以作回拜。
等常山公主在太廟祈拜後,已到了半下午,這才乘坐著武皇后借給她的鸞駕,擺駕出宮。
沿路金吾衛戒嚴,路旁儘是火爐,極盡壯觀。
來到公主府,又經過繁瑣的程序,臨近傍晚,公主才終於進入洞房。駙馬則在內堂陪客。
公主大婚,來恭賀的客人自然都是顯赫之人,坐在內堂的要麼是公卿列候,
要麼是宗室王爵。
蔣王便是其中之一,他等著駙馬過來敬酒後,便站起身,離開了屋子。
他起身的瞬間,鄧王警了他一眼。
蔣王信步朝著後堂而去,來到垂花門時,被侍衛擋住了,按照規矩,公主出嫁當天,外客不得入內。
蔣王淡淡道:「你去通告公主,就說是本王要見她,她若不見,本王轉身就走。」
侍衛只好過去通報,很快打了個來回,說公主請他進去。
蔣王信步來到常山公主的婚房,敲了敲門,常山公主的貼身婢女彩兒開了門,把他請了進去。
婚房之內,常山公主穿著一身精緻的金絲紅羅籠裙,頭戴華冠,上面鑲嵌著琥珀、瑪瑙、珍珠等飾物,耀目金光。
「兄長,您來看我了。」常山公主微微笑著,臉上閃動著明艷的光澤。
蔣王感嘆道:「按照規矩,我這個時候過來找你,不太妥當,但你我雖不是親兄妹,關係卻更勝,明日我就要離京了,這是我答應送給你的石蜜。」
遞過一個琉璃瓶子。
常山公主伸手接過,望著瓶中的石蜜,不禁露出緬懷之色,道:「多謝兄長。」
蔣王道:「今日是你大喜之日,我也不好在這裡久待,先走了。」轉身推門離去。
他剛走不久,新城公主和彩兒一起走了進來。
新城公主望著琉璃瓶,朝常山公主道:「阿姊,這瓶石蜜,我幫你收起來吧。」
常山公主點點頭,囑咐道:「且收好了,莫要磕了碰了,辜負了兄長一片心意。」
新城公主道:「知道了。」
常山公主見她神情有異,問道:「阿妹,怎麼了?」
新城公主勉強笑了笑,道:「沒什麼,駙馬應該很快要來了,小妹就不打擾你了。」
轉身離開了屋子,沿著走廊一路向西,不多時,便見前方站著兩個人,一人是狄仁傑,另一人是孫思邈。
「公主殿下,東西拿到了嗎?」狄仁傑問。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