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冊封賢妃
李治坐在臨湖殿,靜靜沉思了一會,朝王伏勝吩附道:「讓薛卿過來見朕。
1
薛仁貴如今又回到禁苑當值,接到通傳後,不一會便過來了。
敘禮畢,李治讓他坐下說話,朝他問道:「薛卿,我大唐水軍情況,你可知曉?」
薛仁貴沉吟片刻,說道:「據臣所知,本朝水軍折衝府共有八十多個,分布在沿海地區,其中營州、萊州、交州三處的水軍折衝府最多。」
營州和萊州的水軍,都是為了對付高句麗和百濟。交州水軍,則是為了震南洋諸國。
八十多個折衝府,也就是八萬左右的水軍,與大唐龐大的陸軍相比,並不算多。
這也正常,畢竟大唐主要敵人還是在陸地。
李治又問道:「我朝水軍用的是什麼戰船呢?」
薛仁貴拱手道:「陛下恕罪,這些臣就不知道了。」
王伏勝輕聲道:「陛下,既與戰船有關,您何不召閻相詢問?」
唐朝的戰船,多由工部下轄的水部督造,閻立本擔任工部尚書,又是建造大家,對這些自然了解。
李治當即召閻立本來臨湖殿覲見。
半個時辰後,閻立本來到臨湖殿,李治向他詢問起造船之事。
閻立本微笑道:「回陛下,目前我大唐水軍中,一共有六種最常用的船種。」
李治忙問是哪六種。
閻立本道:「第一種是鬥艦。」轉頭看向王伏勝,道:「王大監,能否替我取來紙筆。」
王伏勝微笑著答應了,命人取來紙筆,放在桌子上。
李治素知閻立本精於作畫,定是想畫出鬥艦,讓自己更能直觀的了解。
果不其然,閻立本運筆如風,不一會,一艘戰船躍然紙上。
閻立本用筆指著這艘戰船的階梯,道:「陛下請看,此船採取梯級結構,軍士們梯級分布,戰鬥時能夠充分發揮人員優勢。」
薛仁貴瞧見後,也暗贊一聲。
如此設計,土兵們射箭時方便許多,不必擔心射到前面之人。
李治注意到閻立本在船四周畫了很多高高的桅杆,上面卻並無橫杆,無法掛帆,便問:「閻卿,這些杆子是做什麼用的?」
閻立本笑道:「陛下,這東西叫」拍杆,用絞繩控制,懸掛重物,用來拍打靠近的小船,是我軍水戰利器!」
李治點點頭,道:「好,你接著說其他船吧。」
閻立本很快又畫了一艘船。
這艘船比剛才的鬥艦更大,而且很高,船上建有三層小樓,瞧見這結構,便能猜到這是什麼船了。
「閻卿,這是樓船吧?」
閻立本笑道:「正是,此船可以居高臨下,使用紋車弩,適合攻城,在江河之上能發揮威力,海戰卻容易傾覆。」
李治點點頭,這船重心太高,一個海浪過來,船就翻了。
閻立本隨即又畫下第三艘戰船。
這艘船頭低尾高,前寬後窄,船上左右各置浮板四到八具,形如翅膀。
「陛下請看,這艘船名為海鵑船。仿照海外型建造,能航行於驚濤駭浪之中,雖風浪漲天,無有傾側,還有排水加速之能,是我軍最強大的海戰主艦!」
李治贊道:「果然不凡。」
閻立本道:「以上三種戰船,是我軍主力戰艦,另外還有小型船走、中型船幢、傳令船等,協調作戰,使得我軍海戰時,能發揮出最大戰力!」
李治聽到此處,終於明白百濟與大唐水師交鋒後,為何一觸即潰。
大唐水軍無論裝備還是戰術思想,都碾壓這個時期的外國水軍,雙方戰爭素養差距太大。
這麼一想,劉仁軌能在白沙江之戰中擊敗倭國水軍,其實也是大唐將領的正常水準發揮。
李治緩緩道:「伏勝,傳旨萊州和營州,讓他們訓練水軍,做好作戰準備。」
薛仁貴心中一凜,目光熾熱的道:「陛下,是要對遼東作戰了嗎?」
李治道:「先讓劉仁軌準備著,威鑷一下遼東臨海諸國,若不能止戰,那就參戰!」
李治的想法很簡單,他雖不想現在就用兵遼東,但更不願百濟被某一方吞併,尤其是倭國。
如果半島真的打起來了,大唐也不能自縛手腳,既有水軍利器,何必畏首畏尾,該打就打,不必客氣。
李治心中一定,便命薛仁貴和閻立本退下了。
他返回甘露殿寢殿,開始琢磨著出行的事了。
以他如今對朝堂的掌控,就算離京,也不會出什麼大事。
不過話又說回來,多做一些布置,也絕不會有壞處。
他沉思片刻,命人傳來紙筆,大手疾揮,很快寫下一道旨意,蓋上玉印。
他將旨意放入一隻鎏金匣子內,隨即讓王伏勝準備微服出宮事宜。
兩刻鐘後,王伏勝準備妥當,李治當即出了皇宮,坐著馬車朝英國公府而去。
來到英國公府,徑直穿過府門,剛進庭院,便見李帶著人匆匆過來迎駕。
李治笑道:「李卿不必多禮,朕突然過來,沒打擾到你休養吧?」
李拱手道:「臣年老體衰,無法坐衙,故在家休養,實在愧領朝廷俸祿。」
去年營州大捷,眾臣提議攻打高句麗之事,被李治否了後,李便一直在家休養,沒有上朝。
李治本來早就想來看看他,安撫幾句,後因宮廷宗室的幾件事給耽擱,一直給忘了。
他已經來過李府好幾次了,對這裡頗為熟悉,信步而行,徑直朝書房而去。
李則跟隨在後。
不一會,來到書房,李治讓王伏勝帶人守在門外,走到桌案後坐下,朝李道:「李卿,坐吧。」
「謝陛下。」李在距離李治最近的椅子上坐下。
李治望著他,緩緩道:「李卿,朕知道你一直以來的心愿,是能夠帶兵攻滅高句麗,完成先帝遺願。朕同樣想滅了高句麗,只不過,時機還未成熟。」
李動容道:「陛下說的時機是什麼?」
李治反問道:「依李卿之見,眼下高句麗內部,是否穩定?」
李沉吟道:「泉蓋蘇文竊權,把持國政,高句麗內部肯定有反對他的勢力,不過這些人,鬥不過泉蓋蘇文。」
李治點點頭,道:「那朕再問你,如果泉蓋蘇文死了,高句麗又會如何?」
李斷然道:「高句麗必定內亂!」隨即露出訝色,道:「陛下之意,泉蓋蘇文命不久矣?」
李治道:「無論他會不會死,隨著他衰老,對高句麗的控制都會降低,高句麗必定生亂。到時候,便是最好的機會。」
李低頭思索了一會,道:「臣明白了。」
李治又道:「朕相信以我唐軍之銳,現在攻打高句麗,也能取勝。但高句麗國土龐大,人口眾多,若不能儘快消滅高句麗,河北剛剛恢復的民生,必將遭到嚴重的破壞。」
李道:「陛下說的是。」
李治笑道:「你放心,將來只要對高句麗用兵,朕一定讓你掛帥,這是朕給你的承諾!」
說著拍了拍手。
王伏勝從外走了進來,手上奉著鎏金匣子,遞給了李。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