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唐,我妻武則天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26章 尊大唐為正統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黑齒常之沉聲道:「應該不錯,金法敏他們就是去年十二月到的長安,他們面見唐朝皇帝後,皇帝召見了您,聽了您的這番話,便拒絕了他們。」

金燕喃喃道:「原來是這樣,難怪他問起新羅。」

黑齒常之凝視著她,道:「郡主,您能不能隨我去見一趟福信主公?」

金燕搖頭道:「我不想見扶餘氏的任何人!」

黑齒常之急道:「福信主公與義慈不同,當初義慈下令殺公主時,福信主公是反對的!」

金燕道:「當真?」

黑齒常之道:「我可以向你保證!」

金燕沉默了一會,低下頭,道:「你讓我考慮一下。」

黑齒常之滿臉焦急,卻也不敢逼迫過甚,道:「那好,您慢慢考慮,我不打擾你了。」朝靈位拜了拜,轉身離去。

金燕繼續跪在母親的靈位前,一動不動。

過了大約一個時辰,只聽外面傳來一陣嘈雜的腳步聲,隨即一道粗獷的聲音響起。

「你們都在外面守著,不准任何人靠近。」

金燕聽出是福信的聲音,依然一動不動,沒有轉頭。

過了半響,身後傳來兩道輕微的腳步聲,來人顯然刻意放輕腳步。

金燕轉頭一看,來者正是福信和黑齒常之,福信正跪在地上,向她母親行禮。

「玉雅妹子,都怪我,若是我早一點反抗扶餘義慈的暴政,你就不會死了,

這都是我的責任!」

福信也是前任百濟王的兒子,與金燕母親是同父不同母的兄妹。

金燕朝福信行了一個百濟禮儀,道:「王叔。」

福信嘆了口氣,道:「我沒能救下你母親的性命,實在沒資格聽你叫這聲王叔。」

金燕見他如此悍惺作態,不由暗暗好笑。

福信作為百濟左王,平日飛揚跋扈,性格暴戾,以前對她母親時,吆五喝六,半點不放在眼裡,此時倒裝出一副兄妹情深的模樣。

她也不揭破,低聲道:「這不能怪您,都怪扶餘義慈!」

福信沉聲道:「侄女,你放心,只要我還有一口氣在,一定會設法除了扶餘義慈這個暴君,替你母親報仇!」

金燕眼眶微紅,硬咽道:「多謝王叔!」

福信道:「只可恨,義慈那混帳東西,打不過我們,竟把倭國這隻豺狼引了過來。新羅也蠢蠢欲動。哎,我們死了倒無所謂,只擔心百濟民眾們,會受到倭人和新羅人奴役!」

金燕咬牙道:「我相信有黑齒將軍在,一定能擊退他們的!」

福信搖頭道:「沒用的,我們兵太少,只有兩萬不到,敵人卻有十幾萬。」

金燕道:「難道就沒有別的辦法嗎?」

福信看了她一眼,道:「其實倒有個辦法,只不過——哎——」

金燕毅然道:「王叔,只要能給母親報仇,有什麼需要我做的,您儘管吩附!」

福信眼中閃過一道亮光,道:「侄女,若是讓你去唐朝,找唐朝皇帝求救你願不願意?」

金燕愣道:「找唐朝?他們只怕不會幫我們吧?

福信沉聲道:「此一時彼一時,唐朝的敵人只有高句麗,以前因為義慈那蠢貨,害我們跟唐朝交惡。如今唐朝已不信任新羅,正需要在半島有一個新的盟友,我們主動歸附,未必沒有機會!」

金燕遲疑道:「可僅我一人,只怕難以完成任務!」

福信道:「當然不止你一人,我會派一個使節團,帶上大量貢品。你與唐朝皇帝見過面,若是由你求見,唐朝皇帝很有可能接見我們!」

金燕低頭不語。

黑齒常之道:「郡主,不要猶豫了,我百濟已到了存亡之時了!」

金燕深吸一口氣,道:「那好吧,我盡力一試!」

福信大喜,當即帶著金燕返回王宮。

他挑選出國庫中最珍貴的一批寶物,又任命道琛為使節團首領,另有二十名精明伶俐的官員隨行。

道琛原本是個和尚,曾去過長安,與玄奘辯論過佛法,在百濟很有威信。

福信自立後,便冊封他為佐平,利用他的影響力,從而獲得其他貴族支持。

如今需要向大唐求援,道琛的旅唐經歷也能派上用場。

道琛和金燕率領使節團和五十名護衛,在西門與福信等人分手,一路朝熊津港前行。

當天夜裡,金燕潛出營帳,與內領衛接頭,做下一番布置。

次日,金燕和道琛帶領使節團,繼續向熊津港進發,很快來到港口,坐船朝營州而去。

航行一切順利,到了營州後,使節團沿小路繞過柳城縣,直奔幽州。

然而剛臨近柳城縣,便被一支唐軍給圍住了,道琛和尚大呼自己是百濟使節,唐軍卻根本不理,把他們全部抓起來了。

一行人被送到柳城縣獄關押,過了兩日,終於有人過來,帶著道琛和金燕離開監獄,來到一座府宅。

道琛進府時,瞟了一眼牌匾,只見上面寫著「營州都督府」幾個字,心中一驚,朝金燕矚附道:「待會可能會見到營州都督劉仁軌,要注意言辭!」

「不得私語!」一名帶路唐軍喝道。

不一會,兩人被帶到書房,桌案後坐著一名面色黑的老頭。

道琛拱手道:「百濟使節道琛,拜見劉都督!」

劉仁軌眯著眼道:「你認識老夫?」

道琛低頭道:「在這營州都督府內,如此威嚴不凡的老翁,想來也只有營州都督一人,故而有此一猜。」

劉仁軌朗聲一笑,道:「閣下猜的很準,我正是劉仁軌,貴使名叫道琛嗎?

「正是。」

劉仁軌沉吟道:「貞觀十九年,有一位百濟高僧,曾與玄奘法師辯論佛法,

莫非閣下就是當年那位高僧?」

道琛行了一個佛禮,道:「正是本人,道琛只是向玄奘大師請教,不敢言請教二字。」

劉仁軌站起身,拱手道:「屬下魯莽,多有得罪,還請莫怪。」

道琛忙道:「劉公言重,我百濟因暴君之故,與高句麗為伍,冒犯上朝天威,此番正是為請罪而來。」

劉仁軌側頭看向金燕,道:「這位是——·

道琛道:「這位是我百濟玉雅公主之女,金燕郡主,曾在長安有幸面見皇帝陛下聖容。」

劉仁軌點點頭,道:「你們來使大唐,除了請罪,可還有別的要求?」

道琛拱手道:「不瞞劉公,我百濟左王扶餘福信,已成為新君。他希望能再次臣屬大唐,改用大唐年號,尊大唐為正統。也希望皇帝陛下,能接納我們,賜下冊封節印!」

劉仁軌沉吟片刻,道:「正好老夫要去幽州面聖,就順便帶著你們,一同前往幽州。」

道琛吃驚道:「皇帝陛下在幽州嗎?」

劉仁軌笑而不語。

道琛知道多言了,趕忙拱手道:「多謝劉公!」

劉仁軌淡淡道:「你不必謝我,陛下究竟願不願意接受你們臣服,幫你們對付倭國,老夫可不能保證。」

道琛心中一驚,對方顯然知道百濟的情況,只怕也上奏給了皇帝。

到時候見了皇帝,看來需得實話實說,否則反會有害。

次日一早,劉仁軌便帶上二人,前往幽州。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