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種局面下,稍有差池,她自己也性命不保。
而且這一路下來,王伏勝冷眼旁觀,感受得到皇后與皇帝感情的升溫,她有什麼理由做這種事?
他琢磨了好一會,依然不得要領,只好來到李治的馬車旁,對著車簾,低聲道:「陛下,負責探路的一支隊伍,遇到了些情況。」
馬車內立即傳出李治的聲音。
「停車。」
隊伍很快停下,李治命王伏勝上了車,詳細詢問情況。
王伏勝先將唐平等人遭遇刺殺的情況說了。
對方如何假裝商隊擋住去路、如何假扮山賊引來官軍、如何借著混亂行刺殺之事。
李治聽完後,緩緩道:「如此說來,長安城發生的所有事情,都是為了這場刺殺了?」
王伏勝低聲道:「正是如此。他們想利用太子讓陛下焦急,從而與大隊分開,他們才有得手的機會。」
武媚娘看了他一眼,贊道:「王大監,這次多虧有你了。」
王伏勝低聲道:「這是臣分內之事,不敢當殿下誇讚。」
悄悄抬頭警了武皇后一眼,只可惜在她臉上看不到任何異樣。
武媚娘沉吟片刻,說道:「陛下,既然對方是沖您而來,弘兒那邊倒不必擔心,您應該更注意自身安全。」
李治點點頭,感慨道:「想不到還真是沖朕而來的。」
自他來到唐朝,這次應該是最危險的一次了,雖然沒有傷到他一根汗毛,但已經有人在謀劃刺殺他了。
武媚娘道:「陛下,眼下雖探出對方奸計,但不能保證他們沒有別的謀劃。
妾身以為,應留在并州,與大隊匯合,再徐徐返回長安。」
王伏勝聽到此話,終於可以確定,這件事應該與武皇后沒有關係,這才開口道:「陛下,還有一事。」
李治道:「講。」
王伏勝道:「抓捕的一名俘虜招供,他們得到的命令是,只殺死馬車中的男子,不得傷害女子!」
此話一出,馬車內的氣溫驟然下降,武媚娘目光如刀,狠狠盯著王伏勝。
王伏勝低頭垂目,不敢與她對視。
武媚娘轉過頭,點漆般的明眸,凝望著李治,並沒有替自己辯解。
李治朝她微微一笑,道:「媚娘,這些人似乎還想挑撥你我的關係。」
武媚娘見他眼神中並無絲毫見疑,心中一陣寬慰,沉吟了一會,道:「陛下,他們的目的,也許並非挑撥您與妾身的關係。」
李治道:「哦?」
武媚娘輕輕道:「還有一種可能,他們覺得您若出了不測,由妾身掌控朝政,對他們有益。」
若非李治對她完全信任,她是不會說出這番話的,因為這些話很容易引起皇帝對她的猜忌。
兩人出巡之後,關係愈加親密,相知相敬,所以她才能毫無顧慮的說出內心想法。
李治聽完後,沉吟道:「若是由你執政,只會對當初支持你冊封皇后的那些人有利了。媚娘,你難道在懷疑他們?」
武媚娘輕輕點頭,道:「如果您出事了,妾身將順理成章的攝政,輔佐弘兒。妾身若想控制朝局,壓制大臣,必定會啟用他們。」
李治心中一凜,仔細一想,武媚娘的分析是最有可能的。
倘若是由某一個想造反的藩王或世族策劃,他們沒道理留武媚娘的性命!
王伏勝拱手道:「陛下,臣也同意皇后殿下的分析。」
李治深吸一口氣,道:「伏勝,你派人給李傳個消息,把情況跟他說一下3
武媚娘忽然道:「陛下,讓程知節領兵過來護駕吧。」
李治笑道:「等朕跟巡狩隊伍匯合了,自然就安全了,何必再勞師動眾,讓人來護駕?」
武媚娘眉道:「剛才的情況,也只是妾身猜測。如果是哪位藩王所為,僅憑一方羽林衛,難保不會有閃失。」
王伏勝拱手道:「臣附議。陛下安危關乎社稷,還請陛下三思!」
李治只好點頭答應:「那好,就依你們吧。」
兩日後,天子巡狩隊來到并州,李治與大隊匯合後,這才繼續朝著長安返回與此同時,皇帝的旨意,已經提前一步傳到了長安城長安城,左衛衙署。
李勒、程知節都靜靜坐在椅子上。
程知節一向脾氣暴躁,按理來說,東宮發生如此大的事情,他應該暴跳如雷才對。
然而此刻,他心中的憤怒,早已被恐懼所壓。
這幾年來,在新皇執政下,大唐外戰全勝,開疆擴土,四海臣服。內政改革順利,產出增加,百姓富足。
朝堂上整吏治,節儉之風盛行,有功之臣得到嘉獎,觸犯律法者,縱是皇親國戚,亦難逃懲處。
眼瞧著國家蒸蒸日上,朝野上下,誰不歡欣振奮?
若是皇帝突然逝,太子年幼,國家必定陷入混亂,這是他絕不願看到的。
程知節想到此處,只覺嘴裡一陣苦澀,忍不住道:「老李,你說黑郎現在應該到同州了吧?」
李搖頭道:「沒那麼快,應該還沒出雍州。」
程知節強笑道:「有薛仁貴跟著,還有王及善也在,其實沒什麼可擔心的。
不過區區三百人馬,怎麼可能傷到陛下?」
李「嗯」了一聲,沒有多說什麼。
程知節忽然一拍桌案,瞪眼道:「狄仁傑還沒有破案嗎?」
李道:「他昨夜來找過我,他已經鎖定了一個嫌疑人,只是想順藤摸瓜查出此人的同謀,這才沒有動手而已。」
程知節急問:「是誰?」
李警了他一眼,道:「許敬宗的女婿,王德儉。」
程知節心中一驚,道:「怎麼會是他?」
王德儉屬於許敬宗一夥,雖說擁武派早就分崩離析,但這些人依然關係密切,屬於擁護皇帝、皇后的一派,怎麼可能對皇帝動手?
程知節懷疑過世家,懷疑過藩王,也懷疑過外族,就是沒想過會是原擁武派官員!
李嘆道:「老夫也不明白。想來想去,也只可能是他怨恨被皇帝所貶,故而報復。」
程知節冷冷道:「笑話,他自己犯事被貶,就敢犯下如此大逆,不怕夷三族嗎?」
李還是沒有做聲,他的一顆心牽掛在皇帝的安危上,顧不得去考慮這些。
就在這時,外面走進來一名將領,手中捧著一份公文。
此人身高七尺,面色沉毅,眸光透亮,劍眉斜插入天倉,是天水姜維的後人,名叫姜恪。
今年禁苑狩獵時,他超過高侃,一戰成名,位列諸將之首,被李治升為左武衛將軍。
程知節見他入內,急問:「姜恪,可是有尉遲黑郎的消息了?」
姜恪拱手道:「上告兩位老將軍,並無尉遲老將軍的消息,不過卻有陛下的旨意!」
李和程知節對視一眼,盡露出喜色。
李望著他手中公文,急問:「這就是陛下的旨意?」
不等姜恪答話,便伸手接了過去,打開一看,看完後感嘆一聲,大呼道:「天佑我大唐!」
程知節也湊著腦袋在旁邊看,瞧見皇帝讓自己去并州護駕,不由大喜,邁著大步就往外走!
李急忙拉住他,道:「你去哪?」
程知節把眼一瞪,道:「沒瞧見陛下讓我去護駕嗎?當然是點兵去并州救駕了!」
李道:「尉遲敬德已經領兵出發了,只需通知他一聲,讓他去并州就可以了。」
程知節道:「陛下是讓我救駕,別人去,陛下肯定不高興。」
姜恪聽到此話,微微低頭,嘴角扯出一絲笑容。
李沒好氣道:「要入土的人了,耍什麼孩子脾氣?尉遲敬德已經出發了,
他去護駕,能節省不少時間,對陛下安危有利。你我需得坐鎮長安,儘快出幕後之人。」
程知節也知道他說的有理,只好遷怒到姜恪身上。
「你剛才是不是在笑?」
姜恪板著臉,道:「末將沒有!」
「我都看到了,還敢說沒有?走,出去跟我打一場,讓我瞧瞧今年禁苑狩獵第一,是個什麼水準!」程知節擼了擼袖子。
姜恪:「..」
求助的目光看向了李。
李沉聲道:「程咬金,別胡鬧了,趕緊去給尉遲敬德寫信,讓他去并州護駕!」
程知節哼了一聲,問道:「那你去幹什麼?」
李道:「陛下不是說了嗎,擁武派官員最為可疑,我自然要去找狄仁傑,
盯著這幫人了。」
程知節點點頭。
狄仁傑懷疑王德儉,剛好和皇帝的判斷一致,由此可見,此次的事就是他們在搞鬼。
兩人當即離開衛署大廳,分頭行動。
此時距離歲末,只剩十日了。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