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唐,我妻武則天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38章 媚娘,你怎麼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第338章 媚娘,你怎麼看?

李治曾說武媚娘出去一趟後,心態氣質變化不少。

其實自己也差不多。

成日待在宮牆中,每天接觸的都是朝政瑣事,人的情緒也會不知不覺間,受到影響。

這次巡狩歸來,李治便感覺心情開闊許多。

大唐的壯闊山河,已在他心中留下深刻印象,百姓生活雖不富足,卻也沒有想的那麼差。

河北民生已在恢復,自己來到唐朝後,所做的那些努力,也都未白費。

再加上這次外出,頭疾徹底控制,不必再擔心哪天眩暈不能視物。

武媚娘也正朝著好的方向轉變。

唯一美中不足的,就只剩那一場刺殺了。

原以為只是擁武派官員不滿現狀,而謀劃了這場動亂,卻不想背後還藏著一人。

不過此人既已暴露,被找出來也只是時間的事情,不必太多憂慮。

想到此處,他拉回思緒,繼續欣賞著眼前的歌舞。

這裡是承慶殿的宗室宴會。

階下是一群百濟男子正在獻舞,領舞的是百濟使節,道琛。

自李治答應支持扶餘福信後,扶餘福信便打著大唐的大旗,招攬國內那些游擺不定的貴族。

這個時期,大唐的旗幟,勝過十萬人馬。

當年賀魯便是打著大唐名號,招兵買馬,成為西突實力最強的酋長。

百濟國長期與大唐作對,每次都被打的很慘,很多貴族內心深處,都對強大的唐朝充滿畏懼。

畏懼與尊敬,往往能夠互相轉變。

他們見福信得到唐朝支持,便追隨到福信的魔下。

福信也因此在百濟站穩腳跟,能與義慈分庭抗禮,不再是困守都城。

正因如此,眼下大唐的支持,對福信尤為重要,他自然要派一支使節團,前往長安朝拜。

這次的使節團,還是道琛和金燕率領。

道琛被福信封為左王,金燕則被封為了公主,兩人地位尊貴,才顯得這支使節團有誠意。

使節團還帶來了大量珠寶財富、美女珍獸,上貢給大唐。

這支舞隊便是其中之一。

百濟女舞並不出名,遠遠比不上新羅,所以他們另闢蹊徑,在男舞上下足了功夫。

以道琛為首,整支舞隊,跳著一種古怪的舞蹈,每個人扎著馬步跳動著,手臂擺動間,呈現一種奇異的姿態。

李治原本是不喜歡看男人跳舞的,但不知怎麼的,倒也覺得他們跳的並不壞。

其他宗室們也都看的津津有味,只不過,今日參宴的人,比平日少了很多。

叔字輩藩王中,只有鄧王一人來了。

原因是韓王李元嘉被軟禁在大理寺,魯王、虢王等人便都不參加宗室宴會,

想用這種方法,向皇帝施壓。

這時,越王李貞忽然來到李治身邊,低聲道:「陛下,韓王的案子,出現新情況。」

李治點點頭,起身離開了外殿,和越王一起來到了偏殿暖閣。

兩人分君臣落座,李治向李貞詢問有什麼新情況。

李貞道:「臣派到蜀地的人已經回報,果不出我所料,孟雷根本不在蜀地守孝,韓王在撒謊!」

李治道:「依八兄之見,此事是韓王在背後謀劃?」

李貞道:「不錯,臣還查到一件事,韓王身邊有一個叫魏子柳的清客,也突然失蹤。那個調動同州府兵的郝姓令使,應該就是魏子柳假扮。」

李治道:「可有確鑿證據?」

李貞搖頭道:「李元嘉這種人,恐怕早就將證據毀掉了,孟雷和魏子柳應該也都死了。」

李治沉吟不語。

李貞道:「陛下,不必想了,此事定是李元嘉所為。」

李治搖頭道:「不,我還是覺得不對勁。」

李貞愣道:「哪裡不對勁?」

李治道:「八兄你想啊,韓王蠱惑許昂等人完成此事,他自己隱身幕後,由此可見,他行事何等謹慎。」

「既是如此,他為何又派一名蜀人去聯繫許昂,還取名孟九,這不是很容易就讓人聯想到他嗎?」

李貞沉默了一會,道:「那陛下的意思是,此事幕後之人,並非李元嘉?」

李治道:「虞氏的死也很可疑。韓王明知狄仁傑擅長斷案,還派人殺了虞氏,留下指向自己的線索,他前面如此小心,後面為何又接連犯下錯誤?」

李貞道:「那孟雷又怎麼說?他為何騙我說此人在家鄉守孝?」

李治聽了後,一時也無法回答。

過了半響,他問道:「狄仁傑是怎麼說的?」

李貞道:「他說證據不足,需要繼續調查。」

李治道:「既是如此,就再等等,看狄仁傑還能不能發現什麼別的線索。」

李貞正要說話,王伏勝忽然走了進來,低聲道:「陛下,英國公求見。」

李治道:「請他過來吧。」

不一會,李便來到偏殿,朝李治見了禮,又向李貞行了一禮,李貞拱手還禮。

李治伸手請李坐下,笑道:「李公這麼早入宮,應該是有什麼事吧?」

李面色嚴肅,道:「陛下,長孫無忌剛剛找過老臣。」

李治道:「哦,國舅找你何事?」

李沉聲道:「長孫無忌向臣講述了一種可能性,臣聽完後,心神難安,故來面見陛下。」

當下一五一十,將長孫無忌的猜測說了。

李治聽完後,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

李貞則反駁道:「李公,這個猜測可有證據作依據?」

李道:「沒有。」

李貞道:「照長孫無忌這麼說,任何人都有可能是這個故事的主角,他為何偏偏懷疑蕭嗣業?」

李道:「此事老臣也仔細推敲過,行刺陛下的計劃,最難的一部分,便是獲得兵部調令。要想做到這一點,蕭嗣業是最容易的。」

李貞心中認定韓王才是幕後之人,當即反駁道:「這全都是長孫無忌的猜測,並無任何佐證。」

李道:「殿下說的是,不過老夫還是覺得,蕭嗣業可能性更大。」

李貞笑道:「那是李公不知孤最新調查到的情況。」當即也將孟雷不在蜀地的事說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