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媚娘怔了怔,道:「那就打斷他的腿,讓他以後就待在府中,也許還能安保一生。」
皇后下了旨意,內侍們不敢不聽,取來刑杖,便要打斷賀蘭敏之的腿。
只不過,武順和武如意都擋在賀蘭敏之跟前,內侍們不好下手。
他們向武皇后看去時,卻發現她以手撫額,沒有做聲,於是局面僵持下來了。
武如意見通門之後,一顆小腦袋探了出來,一眨不眨的望著她,赫然是六皇子李賢。
當初武媚娘懷孕時,武如意入宮做胎教,與李顯、李賢都處的很好。
武如意心知眼下只有皇帝能救賀蘭敏之,當即朝他喊道:「賢兒,快去請陛下過來。」
李賢「哦」了一聲,轉身飛快離去。
武媚娘見她讓李賢報信,氣的臉色鐵青,道:「三妹,你這是想讓陛下過來,看咱們一家人的笑話不成?」
武如意跪在武媚娘腳下,泣聲道:「二姊,您若生氣,打我罵我都可以,彆氣壞自己身子。」
武媚娘最拿這個妹妹沒辦法,幽幽一聲長嘆,不再言語。
不知過了多久,一陣腳步聲響起,李治終於過來了。
最⊥新⊥小⊥說⊥在⊥⊥⊥首⊥發!
李賢也跟在後頭,朝武如意眨了眨眼,一副求誇獎的表情。
武媚娘站起身,朝李治行了一禮,低著頭沒有做聲。
李治看了看賀蘭敏之和武順,又看了看武如意,最後將目光看向武媚娘。
「你們都退下吧。」他揮了揮手。
眾人應諾一聲,全部退下。
武如意見李賢竟然又躲在門後,探著小腦袋,一副要聽牆角的模樣,急忙拉住他手,將他拽走了。
不一會,屋中只剩下李治和武媚娘。
李治正準備問話,卻見武媚娘走到一張百寶嵌櫃旁,從裡面取出茶餅和煮茶工具,又生起小火爐,煮起了茶。
李治見她自己忙活起來了,問道:「媚娘,你沒事吧?」
武媚娘側頭笑道:「妾身沒事,陛下今日定是累了一日,妾身給您煮一杯菊筍茶,解解疲乏。」
菊筍茶是武媚娘自創的一種茶,在紫筍茶中加入一種特殊的菊花花瓣,不僅入口醇厚,還能舒心解乏。
李治走過去,拉住她手,道:「媚娘,別忙了,咱們坐下來說話。」拉著武媚娘到榻邊坐下。
李治側頭望著她,見她低頭不語,手指攪動,這種神情在她身上很少見到。
「媚娘,賀蘭敏之年輕識淺,被人蠱惑罷了,也並未犯下大錯,你不用太生氣。」他安慰道。
武媚娘看了李治一眼,幽幽道:「妾身多謝陛下體諒,只是那蕭嗣業行的是謀反之事,妾身方才聽他如此維護蕭嗣業,心中只覺膽戰心驚。」
李治笑道:「有什麼好怕的,難道朕會因為他懷疑你嗎?」
武媚娘低聲道:「妾身是感到後怕,倘若那蕭嗣業的計劃,將那稚子也利用進去,整個武氏都會被牽連,後果不堪設想。」
李治頓時沉默了。
賀蘭敏之若是被蕭嗣業利用,參與謀反之事,按照永徽律,連武媚娘也要被牽扯進去。
這也難怪她如此盛怒。
李治拉住她手,將她抱在懷裡。
「別怕,朕心中有數。你的家族身為外戚,容易被人盯上。只要並非武氏圖謀不軌,縱然一兩個子弟被人利用,朕也絕不會牽連武氏全族。」
武媚娘仰頭凝望著李治,輕輕道:「陛下如此信任,妾身無以為報。定盡心竭力,為陛下解憂,以報君恩。」
李治用手指擦了擦她眼角的淚水,笑道:「咱們是夫妻,說這些未免生分了。對了,朕讓你召見金燕,你可見過她了?」
武媚娘擦了擦眼淚,又站了起來,一邊給李治煮著茶,一邊笑道:「陛下讓妾身召見她,可是為了讓她有機會跟王及善匯報差事?」
李治道:「不僅如此,朕也想藉此機會,抬一下百濟的地位。」
武媚娘回眸問道:「陛下似乎對百濟格外關注?」
李治道:「消滅高句麗,收復兩漢之舊地,一直是先帝和滿朝文武的心愿,而要消滅高句麗,百濟將起到很大的作用。」
按照原史,大唐先滅百濟,軍隊從百濟登陸,南面進攻,配合營州的北路軍,最終消滅高句麗。
這種作戰方式既然被證明可行,李治自然不會客氣,直接拿來照用。
唯一的區別是,他並不打算用武力征服百濟,而是選擇用更柔和的方法,征服百濟。
百濟多是馬韓人,大唐軍隊憑武力攻占百濟,難以獲得民心,百濟還是有可能落入新羅手中。
縱然是蘇定方那種猛將,消滅百濟後,面對百濟反抗勢力的反撲,也無能為力,只能帶兵撤退。
金燕沒有文成公主在吐蕃的影響力,也比不上蘇毗藍雅在蘇毗的至高地位。
僅憑她一人,大唐很難收穫百濟民心。
所以李治才將百濟位次排在新羅之前,又讓武媚娘請金燕到後宮,這都是為了激起百濟人的榮譽感。
只要讓百濟人覺得他們比新羅人高上一等,自然不會願意俯就。
武媚娘已聽明白了李治的意思,笑道:「所以陛下是故意抬舉百濟使節,讓百濟與新羅成為死敵。」
李治笑道:「正是如此。媚娘,以前咱們打仗,都是利用大唐的硬實力,其實戰爭還有另一種打法,用軟實力,也能征服一個國家。」
武媚娘奇道:「何為軟實力?」
李治道:「簡單來說,就是文化影響、國家地位、經濟實力等綜合因素。當然了,軟實力需要靠硬實力支撐。」
「打個比方,你可以想像一下,咱們今日這般禮遇百濟,能夠產生什麼積極效果?」
武媚娘凝眉思索了一會,搖頭道:「妾身想不出。」
李治道:「今日之事,肯定會對朝貢的各國都產生影響,其中不少國家,距離百濟不遠。」
「他們見百濟受我大唐重視,自然也會嘗試與百濟加強聯繫,比如貿易上增加來往,或派遣使節拜訪。」
「再者,長安是世界之大都,今日之事,遲早會傳到百濟國內。」
「這種種因素加起來,百濟人會覺得扶餘福信才是正統國王,支持扶餘福信的貴族,也會增多。」
「如此一來,不費吹灰之力,就讓扶餘福信在百濟實力增強,這便是軟實力的作用。」
武媚娘聽了一陣,心想:「古人云,不戰而屈人之兵,九郎之謀,似乎與此類同。」微笑道:「陛下這番言論,令妾身茅塞頓開。」
(本章完)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