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龜井館政變
劉仁軌坐在案後,仔細翻閱著營州內領府送過來的情報,還有一部分是百濟送過來的情報。
這些情報,全都與倭國有關。
劉仁軌最近一直在研究倭國,他發現大唐對這個島國過於輕視。
如果光看實力的話,倭國在遼東所有國家之中,其實可以排第二,僅次於高句麗。
再考慮到他地理上的特殊,所以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個對手比高句麗更難對付。
劉仁軌全部看完之後,朝一名文吏吩附道:「去把劉仁願將軍請來,對了,把姜恪將軍也請過來。」
姜恪是李治剛剛從長安調過來的。
高侃被李治派到瀚海都護府,所以又給劉仁軌派了一個幫手。
不一會,劉仁願和姜恪都來了。
劉仁軌目視著劉仁願,一言不發。
『都督,怎麼了?」劉仁願摸了摸後腦勺,陪笑道。
劉仁軌沉聲道:「你還記得我派你去調查倭人軍隊情況的事嗎?」
劉仁願道:「末將當然記得,不是向您匯報過了嗎?」
劉仁軌沉聲道:「那你再說一次。」
劉仁願皺眉道:「倭國水軍主將名叫阿倍比羅夫,倭國越州都督,沒什麼本事,全靠給寶女王當面首,才獲得了領兵的資格。」
劉仁軌拿起手中一份密函,遞給了他。
「你拿起來看一下。」
劉仁願接過一看,頓時愣住了。
這上面記載著,阿倍比羅夫曾多次領兵征討蝦夷、隼人、肅慎等國,並且大都獲得了勝利。
「都督,這些消息是從哪裡來的?」劉仁願問。
劉仁軌道:「內領府送來的,他們冒險混入倭國,才打探到這些重要情報。」
劉仁願摸了摸頭,道:「那就奇怪了,一個討好寶女王的面首,能有什麼本事,會不會是他征討的小國太弱的緣故?」
劉仁軌道:「不要憑空猜測,倭國內部也有權力爭鬥,此人身上的傳聞,未必真實。但他打過的勝仗,卻都是貨真價實,切不可懈怠!」
劉仁願道:「是。」
劉仁軌目光看向姜恪,道:「姜將軍來營州有幾日了吧?」
姜恪拱手道:「末將已來了八日。」
劉仁軌道:「可去過臨榆了?」
臨榆是營州一處重要的水軍港口,因位置靠西,也是營州水軍訓練基地劉仁軌意識到自己要跟倭國打仗後,便命那些從未下過水的將領,都去營州熟悉海戰,免得打仗時還暈船。
姜恪遲疑了一下,道:「啟稟都督,末將沒去。」
「理由?」劉仁軌挑了挑眉。
姜恪道:「末將雖是天水人,卻在洛陽長大,自認水性還過得去,故而沒有去。」
劉仁軌不置可否,問道:「那你這幾日都在做什麼?」
姜恪道:「末將一直都在了解倭國的情報。」
劉仁軌道:「哦,那你可有什麼收穫?」
姜恪正色道:「末將確實有一個發現,與倭國王子中大兄有關。」
「接著說。」
姜恪緩緩道:「末將曾聽潘龍將軍說,中大兄此人手段高明,在倭國的權力很大,有一半的軍隊都效忠於他,完全能與倭國女王分庭抗禮。」
「然而自二人抵達筑紫朝倉宮後,各種大事都由倭國女王裁決,就連倭國水軍主將的任命,也是倭國女王決定。中大兄仿佛被邊緣化,卻也沒有反抗,這不太正常。」
劉仁願插嘴道:「這很正常,中大兄了解我們大唐實力,所以反對幫助百濟,跟大唐作對,結果被倭人視為軟弱,也就失勢了。」
姜恪皺眉道:「末將還是覺得,他因為這麼一件事就失勢,太不正常了。」
劉仁軌道:「你要說的就是這些?」
姜恪道:「是的。」
劉仁軌淡淡道:「那好,你可以去臨榆了,至少呆一個月再回來。」
「都督.」
「這是軍令!」劉仁軌沉聲道。
姜恪證了愜,拱手道:「末將領命。」
劉仁軌揮手道:「你們都退下吧。」
姜恪離開劉仁軌的屋子後,便準備回屋收拾下東西,前往臨榆縣。
劉仁願從後面追上他,笑道:「姜兄弟,是不是對劉都督的決定,有些不滿啊?」
姜恪遲疑道:「在下並無不滿,只是有些困惑。」
劉仁願哈哈一笑,伸手搭住他肩膀。
「自認水性不錯,被劉都督派去臨榆的將領,可不只你一人!當初我也被派去過。後來我才明白,劉都督是對的。」
姜恪道:「為何?」
劉仁願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因為大海跟內陸河,是兩種不同的東西,等你親眼見過大海,自會明白!」
劉仁軌命人關上了門,坐在椅子上,盯著另一份百濟送過來的密函,笑道:「陛下又給我送來一個寶貝。」
這密函是金燕派人送過來的,上面記載了中大兄準備政變的消息。
姜恪才來營州幾日,就能敏銳的發現中大兄的不對勁。
這份洞察力,將來定能在戰場大放異彩。
只不過,眼下對於這份密報該怎麼處置,劉仁軌卻犯了難。
中大兄既然派人追殺那侍衛,說明他已經知道消息泄露,很可能提前開始計劃。
若是等皇帝作出決定,事情很可能已經來不及了。
皇帝給了他自行決斷軍務的權力,眼下需得立即決斷,做出對大唐最有利的選擇。
他沉吟良久,朝門外吩咐道:「派人把內領府黃都尉請過來。」
夕陽慢慢下落到海平面以下,潮水正在褪去,兩塊龍形海的底部逐漸顯露出來。
遠遠看去,就像一隻龍口含著一顆翡翠龍珠。
這顆珠子便是筑紫朝倉宮。
筑紫朝倉宮是倭國大王的行宮,位於筑紫國最北邊的海口。
宮殿靠山臨海而建。
宮殿西邊有一處臨海高台,站在此處,可以清晰的看到宮殿以東二十里處的水寨。
水寨中鱸千里,儘是大小船隻,準確來說,這片水寨,就是由無數艘船首尾相連,結成方陣組成。
中大兄每日晚上,都會站在高台上,關注著水寨中士兵們的操練。
倭人精於水戰,在東洋大大小小數十個島國之中,他們就是絕對的王者。
平日無論對付怎樣的敵人,根本不必訓練,發兵征討便是。
然而此次面對的是陸地上的強國唐朝,與東洋諸國不可相提並論,故而倭人非常謹慎。
這一戰很關鍵。
若能得勝,他們的影響力又能再次施加到陸地之上,獲得陸地大國的尊重。
還能攜勝之威,通過談判,再次派遣使節,學習唐人的文化和技術。
若是失敗,接下來的數百年,他們可能都要淪為世界的邊緣角色。
當然了,在對付大唐這個敵人之前,中大兄還有一個敵人需要先解決。
那就是他的母親,寶女王。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