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恪笑道:「那邊打得更容易,孫仁師將軍率領三萬水軍,堵住江口,
倭國直接與我軍在海上大戰。」
「倭軍四次沖陣,皆被擊退,無法衝出海口。」
「孫仁師將軍又使用連發火箭,順風投火,臣趕到白江口時,只見煙焰漲天,海水皆赤,除一支倭人部隊,奪船逃脫,其餘倭人,皆沉於江底。」
李治道:「倭人奪下我軍戰船?」
姜恪道:「是的,他們船隻被燒毀之後,便主動朝我方戰船靠攏,一來想引燃我軍戰船,同歸於盡。二來,想奪我軍戰船。」
李治動容道:「我軍戰船可被點燃?」
姜恪笑道:「陛下放心,孫仁師將軍提前便有準備,在戰船四周,裹住鐵皮,敵船無法引燃我軍戰船,也無法用鉤爪,爬上我軍戰船。」
李治奇道:「那怎麼還有一艘船被奪了呢?」
姜恪軒眉微皺,道:「倭人之中,有一群穿著鯊皮衣的倭人,他們善使一種套繩鉤爪,扔到船檐上鉤,攀爬上船。」
「這群人身手靈活,應該是倭國精銳,不過他們也只奪下一艘大船,也就數百人逃走,其餘倭人皆被我軍消滅。」
李治點了點頭,心情頗為暢快。
這一戰結果比原來的白江口之戰,贏得還要徹底,看來他這幾個月的布置,並未白費!
姜恪道:「我軍勝利的消息傳到百濟後,扶餘義慈極為害怕,擔心我軍趁勢攻打,逃到光州。」
「黑齒常之領兵南下,三日之內,連克十多城,臣離開熊津港時,黑齒常之已打到金州,百濟六成領土,皆落入扶餘福信手中。」
李治問道:「劉仁願將軍可順利逃出倭國?」
姜恪遲疑了一下,道:「根據內領衛的消息,他已順利逃離龜井館,然而卻並未返回營州。」
李治臉色一凝,道:「難道出事了?」
姜恪道:「陛下不必擔心,劉都督說,他可能去了蝦夷。」
李治奇道:「他去蝦夷做什麼?」
姜恪道:「劉都督說,他臨行之前,給了劉仁願將軍一個錦囊,讓他危急之時打開。」
「哦,錦囊中寫了什麼?」
姜恪道:「錦囊中告訴劉將軍,倘若逃跑不順,海路不通,就通過陸路,沿倭國向北,逃去蝦夷人的地盤,倭國人一定猜不到。」
李治摸了摸下巴,道:「咱們既跟倭國動手,料來蝦夷不敢為難劉將軍,這倒確實是個辦法。可劉仁願既然順利逃脫,為何還要去蝦夷?」
姜恪搔了搔頭,苦笑道:「他可能是想說服蝦夷,與我們共同對付倭國吧?」
李治頓時無語。
他手下這些唐朝將領,一個個為了立功,好像都不要命似的。
李治道:「倭國那邊,可傳來什麼最新消息?」
姜恪笑道:「倭國那邊可熱鬧的很呢,根據內領衛消息,倭國女王將責任都推卸給中大兄,準備捉拿中大兄,趁機奪權。」
「然而另有一群倭人,乘坐本朝戰船趕到,阻止了倭國女王的計劃。」
李治心中一動,道:「莫非就是從白江口逃走的那群倭人?」
姜恪道:「陛下聖明,正是他們。那群人的首領叫鬼島川川清,原本是一名海盜,他救下中大兄後,倭國兩派勢力,便開始內鬥!」
李治道:「他們原本就有矛盾,只為對付咱們,才暫時聯合。如今打了敗仗,自要相互推卸責任了。」
姜恪道:「陛下說的極是,他們這次內鬥非常激烈,據說筑紫朝倉宮內,屍橫遍野,血流成河。」
李治問道:「誰贏了?」
姜恪道:「中大兄贏了。寶女王在阿倍比羅夫的保護下,逃出倭國,去了百濟。」
李治愣道:「她去投靠扶餘義慈了?」
姜恪笑道:「正是如此,估計是想藉助扶餘義慈的力量,東山再起,只可惜義慈也被福信打的節節敗退,無力幫她。」
李治摸了摸下巴上的短須,露出思索之色。
倭國女王雖爭鬥失敗,然其在國內,還有一定力量,將來要消滅倭國,
也許可以利用一下這位女王。
擊敗倭軍容易,要想攻入倭國領土,消滅他們,卻並非易事,還需仔細籌謀。
無論如何,這一場大捷之後,主動權已牢牢握在自己手中。
李治心情暢快之下,嘉勉了姜恪幾句,便讓他退下了。
心緒紛飛之下,他在殿內坐不住了,披上一件斗篷,沿著一條小徑,在後宮散步。
後宮中的花朵都已凋零,結了冰霜,樹枝上也掛著一根根冰凌,仿佛銀樹開花。
李治卻感覺今年並無往年那般寒冷。
「伏勝,今年還未下過雪吧?」他問。
王伏勝輕聲道:「也就十二月中旬,下了陣雹子,之後就再未下雪了。
李治眉頭一皺,長安每年冬日都會下雪,今年氣候異常,明年只怕會出現什麼災害。
熊津港這一戰,雖打的時候只有一兩天,但前期準備上,消耗了不少錢糧,接下來不能光顧打仗,需得把這些錢糧補回來。
補的對象自然是倭國。
這一戰讓倭國元氣大傷,然而要想消滅他們,還需從內部消耗他們,簽訂戰爭賠償,便是第一步。
不過這事不急,熊津港這一戰,幾乎將倭國精銳主力,消耗殆盡,這將打破地區平衡。
接下來幾個月,各國都會有所行動,倭國內部,只怕也會出現動亂。
等倭國形勢變得更加惡劣,內憂外患下,到時,才是威逼他們,簽訂賠款的最佳時機。
李治一時想的太入神了,腳步較快,走到一處結冰的青磚上,打了滑。
王伏勝動作極快,倏地上前,想去扶住李治,結果腳底也打了滑。
他傾斜瞬間,手掌在地上一撐,朝前撲倒,李治倒下時,剛好摔在他背上。
眾內侍宮人盡皆大驚,都上前去攙扶李治和王伏勝,便在這時,遠處傳來一陣「噗嗤」笑聲。
李治轉頭一看,只見一名少女遠遠躲在假山後,亮晶晶的大眼睛,與他對視片刻,隨即轉身就跑。
有內侍便要去追,李治站起身,說道:「不必追了。」將王伏勝拉了起來。
「伏勝,剛才那少女是誰?看著不像是宮人吧?」
王伏勝也瞧見那少女,皺眉道:「江尚宮、何尚宮調教的宮人,絕不會如此放肆!陛下,可要臣去調查一番?」
李治搖了搖頭。
武媚娘經常邀請命婦入宮,也許這少女是跟著哪位命婦入宮,不值得大驚小怪。
他沿著小徑繼續前行,腳步放慢了一些。
正行之間,忽見遠處快步過來一群人。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