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勣道:「老夫也不清楚,明年正日,陛下應會在朝會之上,討論此事。」
語畢,轉身離開。
于志寧望著他的背影走遠,方才進入書房。
抬頭一看,卻見長孫無忌正在倒茶,朝他笑道:「於兄來了,快請坐,嘗嘗李勣帶來的信陽毛尖。」
于志寧哼了一聲,道:「長孫兄厲害啊,竟讓李勣給你送茶。」
長孫無忌盯著他看了一會,道:「你今日心情似乎不太好,出什麼事了嗎?」
于志寧擺手道:「我的事待會再說。先說說你跟李勣吧,你們到底是什麼關係?」
長孫無忌伸手請他坐下,緩緩道:「因吐蕃之事,我和他曾並肩作戰,積累了幾分情誼。李勣這個人,很重情義,大家也都老了,有空便一起說說話。」
于志寧端起茶杯,望著杯中茶水,道:「僅是這樣,他會給你送如此珍貴之茶?」
長孫無忌笑道:「他這是給我踐行的禮物。」
于志寧微微一驚:「踐行?你要去哪?」
長孫無忌道:「你應該也聽說了吧,我已著好一部史書,上呈陛下。明年大朝會,陛下定會召我覲見,到時候,我便會向陛下請旨,自請去昭陵守陵。」
于志寧臉色大變,緊緊盯著他,沒有說話。
長孫無忌喝了口茶,悠悠道:「何必這麼驚訝,我記得以前跟你說過此事。
于志寧嘆道:「我以為你隨口一說。哎,連皇后都既往不咎了,你何必如此呢?
長孫無忌緩緩道:「陛下不會再用我了,既然如此,還不如去守陵,免得再惹人厭。」
「那也不一定。」于志寧忽然道。
長孫無忌瞥了他一眼,搖了搖頭,繼續喝茶。
于志寧笑道:「你以為我在開玩笑?我是說真的,陛下可能又想用你了。」
長孫無忌搖頭道:「不可能。」
于志寧道:「就在剛才,陛下召見我、李勛和李友益,話里話外,對我們編著的新律,頗為不滿。」
長孫無忌皺眉道:「什麼新律?」
于志寧便將去年皇帝處置魯城縣貪腐之事後,召集朝臣,討論新律的事說了長孫無忌聽完後,瞥了于志寧一眼,露出古怪的笑容。
「依你脾氣,一定將制定律法的具體事務,都交給他們兩個去辦吧?」
于志寧道:「那是自然,老夫都這把年齡了,哪還有精力去制定新律?」
長孫無忌曬笑道:「是沒有精力,還是怕擔責?」
于志寧沒好氣道:「這種小事,我有什麼好怕的?」
「小事?」長孫無忌沉聲道:「制定律法,便是為國家打根基,若不能制定周密,就像駐守邊關的將領,將一座關口拱手讓給蠻夷,危害之大,足以讓國家混亂!」
于志寧說不過他,咳了一聲,說道:「我琢磨著,定製的並非刑令,應該沒那麼大影響吧?」
長孫無忌道:「你錯了,這次雖只是商業律令,卻涉及到陛下改革,若非看你過往功勞,陛下定會嚴懲!」
于志寧後背一涼,深吸一口氣後,緩緩道:「不錯,是我疏忽。」話鋒一轉,道:「不過這次之事,對長孫兄卻是件好事。」
長孫無忌知道他的意思,搖頭嘆道:「國家精於律法之人甚多,陛下未必就會用我。」
于志寧笑道:「可在陛下心中,你就是最精於律法之人。」
長孫無忌自顧喝茶,並不答話。
「你不信?陛下剛才可是問到你了。」
長孫無忌倏地抬頭,道:「當真?」
于志寧笑道:「陛下原本還在說律令的事,突然就問起你的近況,你說陛下是何用意?」
長孫無忌詳細詢問于志寧面聖的情況,聽完後,卻道:「陛下並非要用我,
而是希望我輔助你,完成此事。」
于志寧微微一愣,便即恍然。
皇帝如果真的要給長孫無忌授官,直接召他覲見便是,沒必要讓他來轉達。
「長孫兄,你若不願—」
長孫無忌抬手道:「陛下既然信任,老夫自當為國家效力。'
于志寧拱手道:「長孫兄忠心謀國,令人佩服。」
長孫無忌又向他詳細問起商業律令之事。
聽于志寧細細講解後,他搖頭道:「你們制定的律法有問題,難怪會出問題。」
于志寧忙問:「什麼問題?」
長孫無忌緩緩道:「老於,你知道我以前負責制定貞觀律和永徽律時,會有一個什麼習慣嗎?」
于志寧搖頭。
長孫無忌道:「我只負責監督官員的那部分,針對百姓的律法,我基本不看于志寧道:「這是為何?」
長孫無忌笑道:「因為制定律法的人,也是官,他們在負責對民律法時,能做到公平公正。然而制定與自己有關的律法時,你覺得他們還能公正嗎?」
于志寧若有所思道:「不錯,他們也擔心自己制定的律法,有一天用在自己頭上,作法自縛。」
長孫無忌道:「正因如此,他們會將涉及官員的律法,儘量降低懲罰。古人的刑不上大夫,便是如此。」
于志寧終於明白問題所在,沉聲道:「李勛和李友益這倆小子,制定的律法太輕,所以威懾不住地方官員!」
長孫無忌眯著眼道:「不僅是輕,還有很多漏洞,這次的事,你也有責任。
于志寧點點頭,沒有辯解。
長孫無忌接著道:「我年紀也大了,憑我一人,完成不了此事,需要找幾個幫手。」
于志寧道:「長孫兄可有舉薦的人選?」
長孫無忌並未直接回答,而是說道:
「制定律法的官員,不僅要面對自己的私心,還要面對其他官員的影響,所以人選非常重要。」
凡是涉及到官員的律法,就會受到官員矚目,他們也會利用其影響力,讓那些制定律法的官員,按照他們的意志行事。
所以歷來制定律法,皇帝所挑選的大臣,不僅要公正廉潔,還要位高權重,
才能對抗朝中其他大臣施加的影響力。
于志寧想了想,道:「我倒想到了兩人。」
「誰?」
于志寧道:「中書侍郎兼鴻臚寺少卿張柬之。御史中丞韋思謙。」
長孫無忌沉吟道:「張柬之我不熟悉。不過韋思謙這個人,一向鐵面無私,
倒是個人選。」
于志寧笑道:「永徽六年以來,陛下很少讓人身兼數職,張柬之卻是個例外,由此,你就該知道他的能力了。」
長孫無忌道:「既是如此,我沒有意見。」
于志寧站起身,道:「那我明日入宮,向陛下舉薦這兩人了。告辭。
走到門口時,忽聽長孫無忌道:「對了,我這兩天聽人說,盧承慶要拜相了于志寧轉過身,道:「是啊,他這幾年幫陛下做了不少大事,劉仁軌罷相後,侍中一直空缺一位。他升為侍中,順理成章。」
「杜正輪呢?」
「他自然升為戶部尚書了。」
長孫無忌點點頭,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
于志寧皺眉道:「你為何突然問起他們?」
長孫無忌笑了笑,道:「沒什麼,隨口問問。」
第二天,于志寧便入宮面聖,舉薦韋思謙和張柬之二人,還提到昨日去看過長孫無忌,表示長孫無忌願意協助他制定新律。
李治大為滿意,當即同意了他的舉薦,只等明年正日,便讓韋思謙和張柬之參與新法修訂。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