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確實是投身網際網路行業的最佳時機,但能夠做到像知乎這樣井噴式發展的確實沒有幾個,於是這個校園網站開始聲名鵲起,逐漸走進了公眾視野,被越來越多的人看到。
「知乎的創辦者對網際網路研究很深,他很懂用戶喜好,這是非常致命的。」
「你仔細研究過這個網站就能看出來,它的基礎框架在一開始就搭建好了,這意味著,現在的知乎就是創始人最初想要達到的樣子。」
「大家千萬不要覺得這件事很簡單,事實上,能從出發前就確定好重點是很困難。」
「為什麼?因為網絡的流行走向是不可控的,是難以預測的,但現在,有個人正在用自己的想法引導網絡流行。」
「你能想像―個農民伯伯在播種之前,就決定好了哪天下雨,哪天不下嗎?」
「對,這個網站的變現能力確實很差,差的讓人擔憂,但如果他能專注於這個領域,未來大學生社交領域的第一股必然是他。」
十月下旬,冷空氣襲來,全國開始普遍降溫,但關於網際網路話題的熱度卻依舊不減。
因為知乎勢如破竹般地走進了大眾的視野,某網際網路專家也是在創業板塊的頭條發表了自己對於知乎的看法。
而其他的一些相關報紙上面,也有著關於知乎網站的一些報導。
比如一些轉載了知乎內容,分析這個網站為什麼會被大學生偏愛,又比如從列舉大學生創業項目,知乎每次都會被引用。
還有一些人,不知道從哪兒得到的消息,就知乎從起步到現在為止的脈絡清晰地梳理了一遍,有些事情連江勤都覺得驚訝,心說真的假的。
不過也有些人認為,一個大二學生能搞出這麼一個網站的可能性不大,這很可能只是個噱頭。
因為有流行度,再加上知乎的風頭確實越來越旺,有很多家媒體都希望能夠採訪一下江勤。
面對面的線下採訪最好,如果實在沒時間,那麼電話採訪也可以。
如果按照江勤以前苟著發財的理念,他確實不會接受這些採訪,因為苟的越久安全性就越高嘛,但這一次,江勤沒有再躲,反而很積極地回應著這些採訪請求。
現在已經是十月末了,天氣也變得越發冷了些,再過兩個月,09年就會成為過去,而10年則邁步而來。
在這個關頭,江勤要利用知乎吸引大眾的目光,給拼團的推廣埋下伏筆。
「江同學,你做知乎的目的是什麼?」
「是為了讓大學生能有一個自由的交談環境,也是為了讓交朋友成為一件簡單的事情。」
「那現在的知乎符合你的心理預期嗎?」
「它不只是符合了我的預期,我覺得它甚至已經超過了我原本的想像。」
「為什麼會這麼說呢?」
「我是框架的決定者,是平台的搭建者,但其中那些精彩的內容和引發熱議的話題,則全是由所有「知友」一起完成的,我有時候真的很驚訝,當代大學生競然會有那麼多無窮盡的才華。」
「那知乎未來的發展方向是什麼,能透露一下嗎?」
「我希望知乎的存在可以讓大學生的生活變得更多元,讓交友變得更廣泛,這是知乎一直堅持的,也是不會更改的初心和方向。」
霜降日前後,208的眾人圍坐在辦公室,看著焦點新聞對江勤的採訪,發出一陣噴嘖聲。
你還別說,老闆這西裝革履的樣子真的挺上鏡的,一定是花錢賄賂化妝師了。
另一邊,在張柏青的指示下,這些採訪片段又開始在食堂滾動播放。
平平無奇的o9年,臨川大學裡仿佛都是江勤的名字,但如果有人用心留意就會發現,有些事情開始改變了。
在今年年初的時候,大家都提起江勤都會說,他就是創辦拼團的那個,但是還沒到年底,大家對他的介紹卻變成了創辦知乎的那個。
與此同時,魏蘭蘭——拼團商務部——知乎首站營銷——臨川本土品牌這條線也沒閒著。
加多吉在大學已經養成了「火鍋伴侶」「去火涼茶」的人設,目前正在投放電視GG,而康麥郎也隨著「升級裝,量大優惠」的路子逐漸占領了大學生市場。
其實有很多的品牌老闆都並不太看重學生群體,因為在他們的眼裡,這個群體的消費能力還是很低,就是因為這樣,市場搶占的第一槍殺傷力驚人,卻如同裝了消音器一樣悄無聲息。
只是,有一些未處於末端的供貨鏈條卻開始逐步顯露出了端倪。
「王哥,我又來送貨了。」
「小李啊,下次多來幾箱康麥郎的升級裝,別的牌子少點吧,還有那個泡麵,全給我換成康麥郎的一桶半加滷蛋。」
「哦哦,行……」
負責送貨的小李掏出備忘錄,匆匆寫下了校園便利店老闆的要求,熟練的不像話,無他,唯前幾家超市和零售店也是這樣要求的,他已經熟能生巧爾。
除此之外,喜甜、河裡撈、青花椒烤魚和漢堡皇也在卯足了勁兒在大學城周邊開店,然後展開聯合營銷。
喝奶茶送其他惠券,吃火鍋烤魚,還能選喜甜口味的檸檬茶、康麥郎冰紅茶和加多吉。
並且,他們在每個大學城商圈都上架了一款叫做「喜漢河青」的會員卡,一卡通四店,不定期還會有白嫖活動。
據某大三學生回憶,記得這四家店剛開業的那段時間,整條街都在排隊,擠得其他的商家都不要不要的,尤其是喜甜的玫瑰香芋,簡直賣瘋了,甚至有學生開始當起了黃牛,專門出售排隊號。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