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柏青的宣傳工作一直以來都很給力,從不放過任何一點借用江總事跡樹立學校形象的機會。
所以,臨大的學生這幾年一直都處於江勤的光環之下。
他們也算是親眼見證了知乎一步步鋪開全國,見證了拼團一步步走向前沿,還見證了臨川大學這幾年的分數線蹭蹭上漲。
這就導致很多學生過早地發現了自己的平凡,還過早地明白了人與人之間的差距。
據一些校招統計機構稱,最近兩年,臨川大學的畢業生變得越發的謙遜有禮了,而且志向還很高遠,深受招聘市場喜愛。
「又是江勤的新聞啊?」
「嗯,聽說拼團已經開始服務滬上市場了。」
「不只是滬上,就連很多的二三線城市都有拼團了,我發小說的,他在西京上學,平時出去聚餐都會用拼團的。」
「這倒是真的,我前段時間回了個家,發現津門也可以用拼團了。」「這也太快了吧?我記得拼團是前年才孵化的。」
「服務質量好啊,我前幾天還托滬上的同學在拼團代購了一隻手機呢,這年頭淘寶都有假的,但拼團嚴選從沒曝出過假貨。」
「誒,你們說這還算是大學生創業項目嗎?」
事到如今,每次提起大學生創業項目這五個字,臨大的學生都忍不住有些面面相覷。拼團和知乎確實是臨川大學的創業基地孵化出來的項目,這件事大家都知道。
甚至還有不少人曾去208面試過,見過那擺滿辦公桌的小屋。
按道理來說,大學創業項目一般都沒機會能走出校園,就僥倖走出去了,最後的下場也不會很好。
因為大學有著天然的商業壁壘,你作為大學生在校內創業,學校一般都會護著你,商業競爭單一,甚至可以說是沒有競爭。
可外面的市場環境有多複雜?那簡直可以說是吃人不吐骨頭。
大學生說到底也是沒受過殘酷社會的洗禮的,一踏出去人都懵了,更別說展業了。誰知道拼團和知乎就這麼大搖大擺地走出去了,甚至攪動起了全國市場的風雲。這樣的大學生創業項目可真是太離譜了,仿佛是沒有上限一樣。
如果有一天,有新聞稱知乎成為了全美高校的必用網站,拼團上能買ak47,他們都不覺得有什麼好驚訝的了。
當然,最受臨大學生關注的並不只是知乎和拼團,還有在208兼職的那些人。他們都是各個系院的學長學姐,在學校內的熟人多的是。
三年前,大家還都是差不多的大學生,見面打個招呼都沒什麼拘束,開個玩笑也無傷大雅。
可到了現在,這些人與周圍人的差別,已經天翻地覆了。
據傳言,有208的人已經計劃在臨川買房了,甚至還有人說已經買完了。
另外,今年春天在校內舉辦的校招會裡,甚至有本地企業放話,說但凡有在拼團及知乎兼職過的,可以無條件接收。
「我聽說,臨大有計劃要重建一座創業孵化基地,以後把大學生創業當做重要板塊來做,要投入好多錢,還會請很多的創業明星來學校開講座。」「真的假的?」
「真的啊,建築系那邊好像都開始為孵化基地的項目做規劃了。」
「要在原有位置推倒重建嗎?那個小樓還不錯啊,秋天過去拍照特別好看。」
「推倒重建?你想什麼呢,那可是江總的發家地啊,把校長室扒了都不可能去動那個小樓了。」
「這倒是真的,如果後期建了新的創業基地,那地方估計會做個展覽館吧,掛上江總的照片什麼的,給後面來的學弟學妹們參觀。」
「我靠,故居?那可真的是牛大發了。」
「你說話小心點,被208的人聽到了,能把你鼻子揍歪。」食堂內議論紛紛,多數的語氣當中都帶著羨慕嫉妒恨。
著實,有些距離太遠或者和自己沒關係的事情,一般不會造成太強烈的反差感,但是距離自己這麼近的事情,很難不讓大家產生這樣的情緒。
不過也有很多人是不服氣的,比如某曹姓公子。
「這飯沒法吃了,他都去滬上了,還能隔空滋我,這還有王法嗎?」曹廣宇拍著桌子,眼睛盯著屏幕上江勤的照片,越看越覺得風騷。
此時的任自強和周超正看著隔壁莊晨在那裡cos紅綠燈呢,臉色一會兒紅一會兒綠,聽到這句話後立馬轉頭看了過來。
「曹哥,你還沒習慣啊?」「習慣不了一點!」
任自強沉吟了一下:「你本來就是富二代,家裡底子那麼厚,其實你也可以創業啊。」
曹廣宇轉頭看了一眼隔壁的莊晨:「然後像這傢伙一樣,發現不管走哪條路,最後的盡頭都是老江?我可沒那麼憨批!」
「額,別說莊晨了,他有點太慘了,我每次看到他都想捐款。」
莊晨此時正拿著手裡的iphone4,聽著對面女孩們一口一個男神,原地發愣,簡直聽者傷心,聞者流淚。
曹廣宇放下筷子,把雞腿往周超面前推了一下:「超子,吃點不?我沒胃口了。」周超眯起眼睛:「我拒絕,我要減肥,我要啵嘴!」
「至於嘛,你以為你渾身的肥肉是一頓就吃出來的?而且接吻其實沒多大意思。」「別騙我,江哥嘴那麼硬都擋不住,嘬的嘴那麼紅。」
「不要提江勤,我現在的心態極不平衡,誰提我咬誰?」
曹廣宇哼了一聲,把餐盤端起來就走到了回收處,然後喊著眾人出門,結果剛來到門口被人堵住了。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