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重生了誰談戀愛啊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735章 流量才是黃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第737章 流量才是黃金

「聽說拼團在海外市場,折騰的很大啊。」

「我也聽說了,很多已經飽和的品牌都跟著拼團的海外平台keeta去做外國人的生意了。」

「我前段時間去了新加坡,確實看到了喜甜的海外店,有個海鹽口味好像直接賣斷貨了。」

「那雲閃付也出海了?」

「嗯,不過外國人對於手機支付的接受率普遍不高,keeta的重點還是在建立海外會員庫。」

「市場又不是大白菜,海外的生意他說做就做,怎麼做到的?」

「塑膠袋,自己的不漏,給別人做的漏,外國的那些平台從來沒見過的這種商戰方式,而且每一個跟隨拼團出海的品牌都找了當地的對標品牌,瘋狂蹭熱度,名氣一起來就封自己是百年老字號。」

「媽的,做生意的,果然賣的就是故事!」

大暑之際,網際網路企業家俱樂部辦了一次聚會。

在這個行業里深耕的各種企業家都悉數到場,而當眾人在聊起行業發展的時候,繞不開的那家自然就是拼團。

有些剛剛去周邊國家旅遊過的,忍不住打開手機,給他們看了什麼「韓國百年老字號」「泰國百年老字號」,給眾人看到面面相覷。

其實在拼團出海之前,很多人都覺得中國企業只會窩裡橫。

你打我一拳,我踹你兩腳,你在網上抹黑我,我就找你去公園約架。

而與之有著鮮明對比的則是美國企業,只要能在本土迅速融資,三五年就能遍布全球,成為國際企業。

臉書、推特、油管、谷歌、亞馬遜、甚至uber,幾乎都是以國際為版圖迅猛擴張的,更別說可口可樂、肯德基和麥當勞了。

所以很多人都覺得美國企業要高一個維度並不是崇洋媚外。

而拼團,如今則成為了一個變數。

像江勤這種極其擅長打商戰的人,出海後就像是狼入羊群,真的是一陣亂咬。

他在國內的那一套在國外竟然也吃得開,這說明國內的那些企業輸的真的不冤。

國內的網際網路行業有三大巨頭,BAT,其中的A風頭正勁,T略有不足,而B已經老態盡顯。

不過新晉的這個P,卻正處於春秋鼎盛時期,猛的一批。

隨著財富和年齡的不斷累積,人心不斷增長的是欲望,而不斷被磨滅的是勇氣,所以很多公司一旦有了地位,基本都專心開始圈錢了,P這個企業,又或者說江勤這個人,卻仍舊勇猛。

他們根本想像不到,再過個十年八年,拼團究竟能成為什麼樣子。

不過在這個世界,無論是什麼事情都存在兩個聲音,所以有人吹拼團,那就有人會唱衰,這些人的主要觀點是,拼團很難再輝煌幾年了。

「雖然拼團在海外市場做的很順利,但不要忘了,拼團在國內的市場已經開始縮水了。」

「正常,現在阿里和騰迅兩個企業,從上游到下游都在限制拼團發展,不縮水他就真是神仙了。」

「我覺得拼團忽然轉移重心去做海外市場,也許就是因為國內市場危機四伏,選擇了暫時退避。」

「危機四伏不至於,但發展受限是肯定的,前段時間還有人傳微信要屏蔽拼團連結嘞。」

「騰迅還好些,阿里更直接,又在功能聚合上下功夫了。」

所謂的功能聚合,其實就是龐蕊在支付大戰當中構想的那一套。

因為拼團利用線上點餐釜底抽薪,干崩了支付寶的推廣節奏,以至於這一套沒做起來,但今年確實搞得有聲有色。

他們把餓了不、口碑、淘票票、飛豬什麼的全部聚合在了支付寶平台首頁,利用整體流量帶活所有項目,目前的效果確實不錯。

餓了不在外賣市場的體量明顯有所上升,口碑漸有起色,而更厲害的還有淘票票、與拼團電影、大麥平分秋色,而飛豬在旅遊行業也緊追拼團旅行,僅次於攜程。

另外,微信的發展路徑在經過了前期的不斷嘗試之後,似乎也走上了這條路。

根據內部流傳的消息來看,微信隨後要給自己做一個流量接口,將市面上所有的網際網路服務都接入到微信當中。

這三家的發展路徑,有所不同,但有些異曲同工。

就拿支付軟體來舉例吧,目前PAT三家已經有了三種形態。

第一種形態是雲閃付,屬於基礎形態,只具備支付功能,用來聯動拼團系軟體。

第二種形態是支付寶,把自己當成一個大口袋,把所有的功能都裝進來,企圖用一個軟體滿足所有需求。

而第三種形態則是微信支付,依託於社交功能,相當於泡在巨大的流量池當中,有社交的地方就會有微信支付。

現在很多的專家都在做預測,說微信的形態屬於最完美的。

因為社交具備流量屬性,也是大眾所需,騰迅把所有行業都集中在流量的正中心,必然能夠越來越強。

支付寶呢,本身是個工具性應用,如果真的能做到用一個軟體滿足所有人,那確實可以突破工具應用的限制。

而拼團……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