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上官昭容詭事錄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59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嘩……嘩……」雨林猛地睜開雙眼,門上的符紙無風自動,這是門外有東西求見,敲門之意。而這東西並不是鬼魅一類,否則符紙會輕微點燃。

雨林坐起身來,抬手一揮,門上的符紙收回到手中,房間內溫度頓時下降了幾分,脖子後方有些陰冷,看來對方雖無惡意,本身的實力卻不容小覷。

一名女子的身影浮現在廂房內,身姿豐盈,體態優美,穿著一襲白衫。女子以袖遮面,立於房中,並不說話,也無動作。

第142章 卷三·第6章 印記十:紅顏枯骨06

「你是何人?來找我有什麼事?」雨林開口問道。女子緩緩放下衣袖,眉目如畫,雙瞳剪水,可整張臉露出,卻沒有嘴巴。

雨林眉頭微蹙,想到了兒時在宮中聽到的一件異聞。玄奘法師西行取回真經,太宗李世民派了數百僧人助他翻譯抄寫。

據說,其中有一和尚,在抄寫經文時,一女子進入禪房,衣袖遮面,和尚以為是鬼魅來禍亂心神,不予理睬。

但女子日日前來,和尚終有一日忍不住開口詢問問,來者何人?女子聞言,放下遮住臉部的衣袖,臉上無口,和尚大吃一驚。

玄奘法師聽聞此事,便來查看。發現這和尚抄寫經文時,大日如來的「如」字,他都只寫了女字旁,而沒寫口字。

女而無口,是知道和尚寫錯了字,這個字便化身為靈,現身提醒和尚。和尚恍然大悟,那女子亦有了嘴巴,開口道謝後,化入墨中。

從此之後便有了「字靈」的傳說,多以無口之女的形象出現。字靈非妖非鬼非怪,只因人們傾注於文字中的感情執念太深,使得文字有靈而出現,解除字中執念,方能開口說話。

眼前這女子應當就是字靈了,想到方才自己降服的那兩隻鬼魅,與這字靈恰恰相反,臉上除了嘴巴什麼也沒有,隱約記得她們當時嘴裡念叨的那是……《長恨歌》!

想到此處,雨林快步走到書案前,房中備有文房四寶,研了磨,鋪開一張宣紙,揮筆而下,一氣呵成,「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

是高宗李治最擅長的行書,受太宗李世民薰陶,筆致神采奕奕,縱橫筆勢,有晉人之風,太平亦得了幾分神髓。

一篇《長恨歌》寫完,那字靈眼中滿含祈求之色望著雨林,似乎想要這幅字,雨林會意,點了點頭。

桌上宣紙懸空而起,融入字靈的衣裳中。那原本純白的衣裙,現出墨色字跡,渾然天成,更顯婀娜多姿,露面不浮。而字靈臉上已有了嘴,皓齒朱唇,當真是個絕色美人。

「多謝公主,十五年來無人能解玉娘之意,一直無口可言,無處可訴。」字靈向雨林盈盈下跪行禮。

「玉娘,你是楊玉環……」這答案其實非常明顯了,如果拋開那些亂七八糟的關係,嚴格說起來,楊玉環是太平的侄媳婦,這一禮受得起有餘。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