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音:那就先看看下一個線索吧,在家躺了一個多月,該干正事兒了。
《景龍文館記》中,四名大學生與八名學士的印記都已經收集到了,如今還剩十二名直學士,象徵著十二個月份。
南音拿出手稿,其中排在直學士第一位的,宋之問,象徵著正月。
正月苑中遇雪應制
宋之問
紫禁仙輿詰旦來,
青旂遙倚望春台。
不知庭霰今朝落,
疑是林花昨夜開。
代悲白頭翁
劉希夷
洛陽城東桃李花,飛來飛去落誰家?
洛陽女兒惜顏色,坐見落花長嘆息。
今年花落顏色改,明年花開復誰在?
已見松柏摧為薪,更聞桑田變成海。
古人無復洛城東,今人還對落花風。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紅顏子,應憐半死白頭翁。
此翁白頭真可憐,伊昔紅顏美少年。
公子王孫芳樹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咦,武平一不是自己和詩,而是用了別人的詩作。」雨林湊在南音身邊看著,「之前罽賓國那一次,也是引用了李隆基的詩,指向洛陽太行山,難道這指的也是洛陽?」
「這劉希夷本是奇才,其詩以歌行見長,多寫閨情,其文風辭意柔婉華麗,又多感傷情調,在當時是紅極一時,可是他不到三十就死了,你知道他是怎麼死的嗎?」南音看著兩個名字,若有所思。
「這麼年輕呀,真可惜……怎麼死的?」雨林嘆息道。
「被他舅舅宋之問害死的。」南音指著手稿道,「據說就是因為這首《代悲白頭翁》,其中這句『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宋之問想將其占為己有,劉希夷不同意,就被宋之問遣人用土囊將他壓死。」
「壓死……那不就是活埋?臥槽他變態啊……」雨林很吃驚,低聲嘀咕著,「這種人,顯哥哥竟然召入修文館……」
「你說什麼?」雨林聲音太小,南音並沒有聽清。
「沒什麼,我就說這個宋之問有點什麼大病,咱們這次是不是要去幫劉希夷報仇……也不太可能,畢竟這是宋之問的印記。」雨林撇著嘴道。
「但是我覺得這一次線索,一定與劉希夷有關,而且和他的死有關。武平一併沒有抄錄全詩,只是節選。」
「尤其是最後四句,你看,『此翁白頭真可憐,伊昔紅顏美少年,公子王孫芳樹下,清歌妙舞落花前。』這很明顯是指向某處……」南音蹙眉思索著。
「不如問問文叔吧,他應該認識劉希夷。」雨林提議道。
南音便將線索發給文老闆,文老闆很快給了答覆,果然如南音所料,這與劉希夷的墓有關。<="<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