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上官昭容詭事錄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72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之後有專家組織去揭秘考察,最終得出的結論,所謂封門村完全是子虛烏有,只是那些探險家們胡亂編造的,這事兒才告一段落。」

「可是現在從這些照片看來,封門村一定是真實存在的,那些專家要不就是沒有找到真正的封門村,要不就是為了掩蓋什麼,才這樣對外宣布的。」

第339章 卷五·第58章 印記十六:封門村05

「南音姐姐,這個封門村,」瓜子聽完南音說的,從雨林懷裡探出頭來,「我剛剛聽賀老師說起過呢。」

「你是說,賀清秋給你們講的故事是關於風門村的?」雨林看了瓜子一眼,「詳細說說。」

「嗯……」瓜子歪著小腦袋,「他說的也不完全是關於封門村,他給我們講的是狄青的故事。」

「北宋面涅將軍狄青?」南音從桌子上找出一疊空白的紙與一支鉛筆,「你從頭說,儘量不要有遺漏。」

說起狄青其人,也算是華國歷史上的一段傳奇。他出身寒門,年少時因犯了事,被投入監牢,面上刺字,註銷戶籍,發配京師充軍。

狄青生得眉目清秀,卻悍勇無比,他每每上陣殺敵,就戴起一副青銅妖鬼面具,手執鋼鞭,敵人瞧見他猶如惡鬼,無不膽戰心驚。

他因精通騎射,又驍勇善戰,立下許多戰功,被推薦給韓琦與范仲淹二人。狄青本行伍出身,不知讀書識字,可范仲淹愛才,教他讀《左氏春秋》,並教導狄青,「將帥不知古今歷史,就只有匹夫之勇。」

從此狄青開始勤讀兵書,精通自秦漢至宋以來的將帥兵法,因此更是戰無不勝,累功一路晉升,直做到大宋樞密使一職。

然而北宋一向重文輕武,由文臣領軍,狄青在樞密使任上並不能一展所長,還整日遭人猜忌排擠,心情抑鬱,五年之後便因病去世了。

狄青逝世在陳州(河南周口),本應歸葬故里汾州西河(山西汾陽),仁宗下旨命人送葬。

可是就在他的靈柩準備上路之時,卻遇到一名老翁,他對送葬之人說,狄將軍的靈柩在何處落地,便要葬在原地,否則會引起潑天的禍事。

那送葬的官員並不相信,便啟程上路了。可是還沒走出河南,途經淮州(河南焦作)的一個村莊,名叫風門村,剛剛找好落腳的地方,捆著狄青棺木的繩子便斷裂開來,棺木從車上滑落,掉在院子後方。

官員大驚失色,沒想到竟然真的應了那老翁的話語,可是若抗旨將狄青就地埋葬,恐朝廷怪罪,那老翁又不知名姓無法找回來作證。

最後與手下的人一商量,便使出一招瞞天過海之計,狄青的棺材原地下葬,之後又另買了一副棺木,裝上狄青生前的一些衣物,繼續送回原籍。

所以如今在汾陽有宋仁宗親筆題字的狄青墓碑,狄青祠堂等等,但其實狄青真正的墓地這是在這風門村之中,只是知道此事的人非常少。

狄青生前有一個習慣,一直將自己上陣殺敵所戴的青銅面具擺在臥室之中,他說只有看到這面具才會安心,而他死後,亦是戴著面具入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