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上官昭容詭事錄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670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南音聽到此處不禁愣住了,賀清秋提到的兩件事情確實是她再熟悉不過的了。

神龍政變,張柬之等人擁護太子李顯,起兵逼迫武則天退位,中宗李顯忠於登基,而他能夠上位離不開張柬之,敬暉,崔玄障,桓彥范和袁恕己這五大功臣的幫助。

在李顯得復李唐神器後,這五位功臣紛紛被封王,得賞賜了封地和大量的金銀財寶,稱為五王。當時朝中武家勢力尚存,韋皇后外戚一黨又虎視眈眈,一心忠於李家的五王可以說是李顯最有力的後盾。

可是沒過多久,五王先後都遭到貶謫,張柬之,崔玄瑋在貶謫路上因病去世,敬暉,桓彥范和袁恕己則在貶謫途中被人殺害,當朝五王全部隕落,李家勢力在朝中一度陷入被動。

這件事情後人的說法是李顯懦弱無能,被韋皇后與武三思把持朝政,所以任由他們迫害親李大臣,可是細想之下就能發現許多問題。

李顯就是再昏庸再廢物,心裡也不可能一點數也沒有,加上身邊還有已經被封為鎮國公主的妹妹太平輔佐,這兄妹倆怎麼可能看著自己的臣子被人一一殺害?

再說第二件事,唐玄宗李隆基莫名其妙的誅殺了幾名手下大將,這些事情到現在也沒有定論。

其一王忠嗣,他是李隆基的乾兒子,降服契丹,大破吐蕃,戰功昭著,是唐玄宗時期的第一猛將,一生效忠李家,卻暴斃在家中,而且李隆基對此無動於衷。

其二高仙芝,他是華國歷史上唯一遠征阿拉伯帝國之人,用兵如神在安史之亂剛剛爆發時,高仙芝為了避過安祿山主力鋒芒,退守潼關之內,再尋戰機,卻被李隆基以畏敵罪處死,簡直離了大譜。

還有封常清與哥舒翰,都是當時十分著名的將領,而且都對李隆基忠心耿耿,卻接連被李隆基找藉口處死了,後世根本沒人能理解李隆基的做法。

從此李唐失去了所有能夠打仗的將軍,安祿山的叛軍入無人之境,一路長驅直入,最後殺向了長安城。試想若是這四位大將不死,安祿山絕不可能打入潼關,李隆基不必逃亡蜀地,楊妃也不會在馬嵬坡香消玉殞。

「原來竟是為了這個,」南音心中十分不忿,「這哪裡是什麼秘法,簡直就是妖法!所謂家有倔子不敗家,國有烈臣不亡國,將忠臣都殺了去延續什麼鬼扯的國運,荒謬至極!」

「根據吸引力法則,與李家有關的人多少與我們都會有些交集,」李川若有所思,「難怪李顯與李隆基從未出現過,原來他們早都因為這煉器之法自食惡果了。」

「祝姑娘與李先生都不是李家人,而我從來也無心李家江山,自然看得透徹,只可惜局中之人卻不明白,」賀清秋語氣中也有些無奈,「若我沒猜錯,或許文老闆的魂魄已經被晏姑娘拿去重鑄龍骨球桿了……」<="<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