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都坐。」姜韶華像什麼事也沒發生一般,聲音和氣又親切:「本郡主年少,有很多事還不懂不會,若有不周全之處,諸位可得體諒一二。」
這份城府手段,可一點都不「年少」。
眾屬官心裡默默腹誹,口中恭聲應了,各自入座。
姜韶華輕聲說道:「祖父託夢給我,明後年大梁接連大旱,之後接著蝗災,流民遍野。讓我一定要存夠南陽郡百姓三年的糧食。」
眾人霍然動容。
陳卓一臉震驚地追問:「王爺真得託夢這麼說了?」
姜韶華面色凝重:「這等事,我豈敢亂說。祖父特意託夢給我,囑咐我盡力存糧以備饑荒。」
前世大梁北方郡縣接連兩年旱災連著蝗災,百姓拋家逃荒,餓殍千里,堪稱慘烈。南陽郡有三個縣遭災,又有民匪流竄,死在饑荒和戰亂里的百姓不知凡己。
她被養在深宮,看到的是一串串冰冷的數字,悲痛難過卻鞭長莫及有心無力。
如今她重生而回,自要提前做好準備。應對接下來的連年災荒和匪禍。
馮文銘掌王府錢糧,對存糧一事格外敏銳,皺著眉頭說道:「南陽郡十四縣,三個上縣,四個中縣,另有七個下縣。登記在戶籍冊的共有兩萬三千四百六十五戶,合計九萬三千六百九十八人。」
「這是今年最新統計的戶籍在冊人數。加上一些不在籍冊的奴僕和隱戶,至少十萬人。」
「要存夠這麼多人三年的糧食,根本不可能。」
不愧是馮長史,對南陽郡人口情形瞭然於心。
姜韶華被否定了也沒惱:「我記得祖父以前令各縣設了太平糧倉。如遇災荒之年,可以開糧倉賑濟百姓。不知糧倉里有多少存糧。」
掌管庫房的聞主簿接了話茬:「回郡主,每個縣有三座太平糧倉,如果都存滿糧食,應該夠全縣百姓吃三個月。遇到災荒年,飯量減半,勉強能支應五六個月。」
也就是說,哪怕太平糧倉裝滿了,也頂多撐半年。
事實上,這幾年南陽郡還算風調雨順,太平糧倉基本沒怎麼動用。裡面每年的舊糧要換新糧,既費事又耗銀子,且看不出什麼政績,縣令們哪裡還肯費心。
太平糧倉能有個三四成存糧,都算好的。
姜韶華毫不猶豫地下令:「請陳長史發公文,傳本郡主號令,命各縣增設太平糧倉。上縣要有十座太平糧倉,中縣八座,下縣六座。且要在秋收後將糧倉填滿,存夠百姓一年的糧食。」
飯要一口一口吃,存糧一事也得緩著來。萬幸還有大半年的時間,足夠她放手施為。
南陽郡是郡主封地,在這片土地上,她的命令就如聖旨。
陳卓立刻起身應下。
不過,建糧倉非小事,耗費頗多,要將糧倉全部裝滿,更不是易事。<="<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